|
何士友:中兴不会盲目复制苹果模式
http://www.cww.net.cn 2010年6月10日 15:37 《商业价值》杂志
作 者:张思
高投入换来的是高风险,这在中兴内部是不允许的,于是2005年引发了前文提到的中兴手机内部的讨论:什么事情中兴通讯能做?什么事情中兴手机不能做?中兴的长项是什么? 中兴当时的商业模式面临两种竞争:一种是来自一流厂商的竞争;第二来自其他国内厂商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兴希望能够选择一个其他国内手机厂商攻击不到、同时一流厂商暂时不重视的市场,“那么我们就能够发展下去,起码能够生存下去”何士友坦言,“所以我们当时做出一些调整,首先放弃做渠道,这些并不是中兴的专长。” 事实证明,这一次放弃保住了中兴手机。从2006年开始,盛极一时的诸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死去。从2005年中兴手机放弃渠道,转而在国际市场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寻找机会。经过2006年一年的整理,从2007年开始,中兴终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3年。2007年中兴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16%,并保持了21.7%的较高毛利率水平。 聚焦新市场 提到中兴终端的发展,很多人都更为关注中兴手机,但是何士友认为中兴终端的另外两个业务也相当重要。一个是数据移动宽带多媒体(即原来的数据卡业务部门)业务,另一个则是家庭移动宽带融合类产品。 “2009年,中兴通讯数据卡全球出货量逾2000万部,较2008年增长200%以上,增长速度位居全球第一。”中兴通讯移动宽带产品线总经理张亚东给出了这样的数据。随着3G数据卡业务在全球的推出,中兴数据卡脱颖而出,也和运营商之间的密切合作分不开。 据何士友回忆数据卡业务是从欧洲率先开始发展起来的,“我们在跟欧洲的沃达丰合作的过程中,2006年沃达丰提出要发展数据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第一时间研发,2007年推出产品。”由于数据卡是一个创新类的产品,消费者品牌概念并不强。比起手机,数据卡更容易打入欧美市场。 率先与全球运营商开展合作的中兴和华为,已经获得了合作先机以及成本优势,在数据卡产品上将诺基亚和三星这样的传统手机巨头挡在了门外。比起最后沦为鸡肋的上网本业务,数据卡反而更具有“3G杀手”的基因。 在何士友看来,数据卡并非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未来也具备较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作为一个能够植入更多增值服务,又不需要像上网本那样付出高昂补贴的产品,必然会受到运营商们的欢迎。 中兴未来比较看重的第二类产品就是家庭融合类产品。随着移动宽带的发展,数字家庭将会从概念逐渐转化为应用,“这个数字家庭会结合家里所有的家电、消费品,包括家里的安全、监控等等。而融合类产品正好就是中兴通讯的优势,市场对品牌要求不高,而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融合类产品,又是中兴通讯做网络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除了与运营商合作的战略方向不变以外,在这两块新市场的发展,将会是中兴未来快速发展的支点。 弥补品牌软肋 很多人不知道,何士友给中兴终端提出的目标是: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终端市场份额跻身前三。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把自己这股“隐形力量”变成真正的 “行业巨头”,单纯依靠与运营商的合作是不够的。毕竟手机的最终使用者是消费者,中兴终端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软肋在哪里,而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恶补品牌这一课。 中兴终端目前站稳的市场都是对品牌要求度并不高的市场。而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究竟能够支持中兴走多远?中兴终端究竟能否搭运营商的顺风船深入人心?还是随着其他终端厂商加入深度定制,由于品牌影响力较弱而最终淡出消费者视线? 最近,中兴就在终端外观设计上苦下功夫,以避免“中途下船”。在中兴内部员工的BBS上,大家对于中兴手机的诟病从来没有少过。中兴手机被打上了 “工程师设计的手机”的烙印——虽然稳定但是“很难看”。 最近一年来,中兴终端提出了“设计驱动研发”的策略,在激励机制和流程上做调整,邀请首席设计师,并且对于优秀的设计给予奖励。一改曾经的先做研发,最后设计外观的流程,首先强调设计,比如手机的外形、工艺、材质;接着是设计用户界面;然后再确认低层的软硬件。另外,其每年超过收入10%的研发投入,在传统手机厂商中也是不多见的。 中兴很清楚,在3G网络发展之初运营商非常需要手机终端厂商的支持,这时候谁最先伸出手就会获得更多的定制订单。然而随着网络的逐渐成熟,众多厂商的加入,品牌仍然是消费者做最终选择的重要依据。除非中兴想永远徘徊在低端机以及亚非等不成熟市场,否则品牌问题就是中兴必须解决的问题。 已经迈出一步的中兴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还有待时间来检验,目前最让何士友担心的仍然是品牌的影响力比较小,但是他相信“中兴的品牌还是很有价值的,品牌的溢价是被低估的”。虽然如此,何士友的态度再一次展现了中兴终端的务实:“但是你不能抱怨说‘都低估我’,这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争取在未来被更多的人使用和喜欢,这时候品牌的价值就自然被体现出来了。”或许这番话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兴不会跳出来挑战iPhone,也不会疯狂地铺渠道、做广告,反而是采用跟随运营商逐渐渗透的方式,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现在的中兴似乎又与2005年时一样,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把握住机会,或许它就是明天的手机巨头。同样,如果中兴所作的一切——强化设计、加大品牌影响力的做法都没能奏效的话,那么中兴终端崛起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1] [2]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
重要新闻推荐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