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要闻 >> 正文
 
RFID-SIM手机一卡通在中国移动的典型应用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0月25日 07:3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王荣辉

目前,在非接触式用户身份认证应用领域中M1(Mifare one)卡使用比较广泛,但其采用的专用不公开硬件逻辑算法已被非法破解,用户信息存在安全隐患,而具备智能刷卡功能的RFID-SIM手机卡已有逐步取代M1卡的趋势。

一卡实现安全多功能认证

RFID-SIM手机一卡通系统,是中国移动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的身份认证和移动支付业务系统。每个用户可以保留原有手机号码,且不用更换手机,只要更换一个新的RFID-SIM手机卡,在原有手机通讯功能的基础上,就能实现门禁、考勤、小额消费等扩展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手机一卡通。

RFID-SIM卡是RFID技术向手机领域渗透的产品,是一种全新的手机SIM卡,不仅具有普通SIM卡的移动通讯功能,还能够通过附在其上的天线与RFID-SIM卡感应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RFID-SIM卡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接触接口负责实现SIM卡的应用,完成手机卡的正常功能;非接触界面可以实现非接触式门禁、考勤、消费、身份认证等应用。RFID-SIM卡由于支持空中下载相关规范(如OTA和WIB规范),用户可随时更新手机中的应用程序或者给帐户充值,从而使手机真正成为随用随充的智能化电子钱包。

RFID-SIM卡感应器即RFID-SIM卡读卡器,它能够从装有RFID-SIM卡的手机中读取用户身份信息,并上传给相应服务器。

在安全性方面,由于RFID-SIM卡是CPU卡,卡内带有片上操作系统(COS),支持卡与感应器之间的双向认证,安全可靠。由于有移动通讯网络的支持,手机RFID-SIM卡可实现空中发卡和注销功能。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考勤、消费的短信帐单提醒等增值服务。用户还可通过手机中STK菜单随时查询卡信息,并可对卡做相应的操作。手机的随身携带还可有效杜绝转借他人使用或代替打卡等现象。

基站/机房的门禁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方案一:双读卡器模式。现有基站和机房大多都已建设了门禁管理系统,一般是采用M1卡进行刷卡开门。在保留原有门禁系统的基础上,高新兴推出RFID-SIM手机一卡通的系统改造方案:在已有门禁系统刷卡处另外安装一个RFID-SIM单模感应器,用户通过带有RFID-SIM卡的手机在该感应器上刷卡,实现开门功能。用户也可通过原有的IC卡在原IC卡读卡器处刷卡开门。本方案通过对原系统的兼容性改造,保护了原来的投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原有门禁系统改造改造后使用了双读卡器模式,保留原IC读卡头和新增RFID-SIM单模感应器,同时支持IC卡和带有RFID-SIM卡的手机刷卡开门,且中心发卡器换成RFID-SIM双模发卡器,支持对IC卡和带有RFID-SIM卡的手机进行发卡。特别值得推荐的是RFID-SIM卡还支持空中发卡、空中注销,大大增加了便利性,提升了效率。

方案二:单读卡器模式。针对同时存在两套刷卡系统所带来的管理维护上的不便,高新兴还推出集成度更高的系统改造方案——单读卡器模式,仍如图1所示,对原有门禁/考勤系统与新增RFID-SIM卡进行整合,将原IC卡刷卡的门禁/考勤读卡器更换成支持IC卡和RFID-SIM手机刷卡两种模式的一体化门禁/考勤感应器(即RFID-SIM双模感应器)。

采用单读卡器模式后,采用RFID-SIM双模感应器,同时支持IC卡和带有RFID-SIM卡的手机刷卡,中心发卡器换成RFID-SIM双模发卡器,支持对IC卡和RFID-SIM手机卡进行发卡。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实习生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RFID  一卡通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