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为的焦点之战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月4日 13:43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王涛

    海外拓展历经艰辛

    华为把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在3G研发投入了近40亿人民币之后,中国市场的3G商用却迟迟未能启动。在巨大的压力下,华为加大了海外市场拓展的力度。

    初期的艰辛可想而知,正如华为人士表述的那样:“要卖中国设备,要先从中国谈起。”可见当时国外客户对中国设备厂商的陌生程度。

    不过,华为人坚忍的性格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也显露无遗。以开拓独联体市场为例,从第一单38美元的生意做起,到如今销售额突破6亿美元,华为用去了10年的时间。

    2005年是华为海外市场拓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其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目前,海外市场已经成了华为营收的重要支柱。2008年,华为海外销售额已占公司销售总额的75%,而在更早一年,这个数字是72%。

    楔入高端市场

    华为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依旧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先从中东、北非、东欧的低端市场做起。但要想确立主流地位,进军“高端”无可回避。

    对华为来说,第一个“高端”案例至关重要。为此,华为将目光转向了中国香港地区的运营商。2003年末,华为打破常规与香港移动运营商SUNDAY(2006年被电讯盈科收购)合作,华为在SUNDAY那里获得了独家供应WCDMA设备的资格,同时为其提供5亿港元的卖方信贷,用以偿还后者的贷款。2004年11月,华为进一步增加了信贷总额。这对华为而言是一步险棋,但是对于苦求高端案例而不得的华为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证明,华为这步棋走对了。有了SUNDAY的成功案例,华为在高端市场上开始突破,并最终在欧洲主流运营商那里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华为的下一个重点目标应该是北美市场。这块市场的重要性从爱立信不惜血本收购北电CDMA和LTE产品线即可见一斑。目前,华为已经突破了加拿大市场,而接下来的美国市场则是最难啃的骨头。突破美国市场,是华为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其确立自己行业领军角色的必备要素。

    依然聚焦电信业?

    通过《华为基本法》,华为确定了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聚焦”到电信领域是华为的选择,虽然后来在终端问题上,华为对《基本法》的框框有所突破,但是到现在为止,华为终端还是固守在定制市场,依然保持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姿态。

    对于华为而言,“聚焦”的近义词应该就是“定力”。在中国电信市场的十年发展间,诱惑可谓无所不在。在CDMA和小灵通乃至在TD-SCDMA问题上,以外界的观感,华为在市场初期有所“失误”,但是后来的表现说明其反转力似乎足够强大。在TD-SCDMA和CDMA上,华为都实现了后来居上。

    华为在CDMA和小灵通市场开启初期的“轻投入”,也是缘于当时它正发力海外市场,现在盘点起来,在战略上华为并不算赔本。

    但是如今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华为聚焦电信市场的行为已在经受考验。不过在完全取得电信市场领先地位之前,相信华为还会继续坚持自身的“聚焦”理念。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华为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