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年任正非:不仅仅是“狼性”
http://www.cww.net.cn   2010年1月4日 10:34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张南

    中国的工程师大规模地可以仅凭技术水平和能力就挣一份体面的收入是从华为开始的。在华为之前,中国只有少数外企和垄断企业可以给更高的收入。

    任正非对此的解释是“高素质人才必须有高的报酬才合理”;他的疑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码和二氧化硅,导致电子产品过剩,越来越便宜的电子产品怎么维系‘高薪酬’”?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任正非为什么总是“周期性”地提示自己的员工“华为的冬天来了”。

    作为为数不多的、被中国国家领导人点名陪同的企业家,任正非并没有把价值体现在很多人趋之若鹜的“红地毯”和“麦克风”前。看上去,他低调且不求闻达,这种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处事风格,在企业家讲求“眼球和曝光率”的今日中国,已属“稀缺资源”。

    2005年,任正非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当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是中国企业家首次入选“缔造者与商业巨头”的组别。

    起步——“狼性文化”

    “你得扑上去,跟他撕咬”——系统测试与开发人员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华为赛门铁克工程师给出这样的方案。

    1994年,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曾经提到,“我们承受了较大的价格压力,但我们真诚为用户服务的心一定会感动上帝,一定会让上帝理解物有所值,逐步地缓解我们的困难”。所以,如果当时让任正非总结华为能够“站稳脚跟”的原因,他一定会说是因为华为身上的狼性文化——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战斗性。

    “狼性文化”让华为顺利起步,一名华为销售经理这么要求自己的下属,“只要有一只脚挤进客户的大门,就意味着我们整个身子就能进入”。任正非曾经用“核心竞争力”诠释自己的企业精神,“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技术有多好,但客户买我的设备不买你的,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

    “狼性文化”被华为员工广泛认同。任正非将狼在厮杀中成功的特性,转用到企业的竞争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华为初创时期的成功和发展。然而狼性文化的另一方面,却是咄咄逼人不择手段,这些在初创时期能够被看作是激情和生机的粗糙的东西,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凸显成为不和谐的声音。

    2000年以后,任正非就很少提狼性这个词。他的规划开始变得宏大。

    在国内市场依靠所谓“白菜价”和“从农村包围城市”等传统战略站稳脚跟之后,任正非很快认识到,将来不会有仅仅依靠区域市场生存的电信设备商,所有的设备商都必须是国际化的。同时,他敏锐地观察到“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越来越残酷,研发和制造将迅速向人才集中的低成本地区转移,电子产品将永远供过于求。‘走出去’将帮助华为缓解这一困局。”

    以2000年底香港通信展为标志,华为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大批市场、技术支援和研发人员被派往海外办事处和研究所,海外地区部按照地域划分为亚太、中东北非、独联体、南部非洲、拉美、北美、欧洲、西太平洋。

    任正非成竹在胸,因为早在1998年,他已经为企业“走出去”做足了准备。在华为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任正非决定与IBM公司合作启动“IT策略与规划(ITS&P)”项目,开始规划华为未来3~5年需要开展的业务变革和IT项目,其中就包括著名的IPD。此次业务流程变革历时5年,耗资数亿元,涉及公司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华为有史以来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一次管理变革。

    任正非在IPD动员大会上这样说:“世界上还有非常多的好的管理,但是我们不能什么都学,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白痴。因为这个往这边管,那个往那边管,综合起来就抵消为零。所以我们只向一个顾问学习,只学习IBM。”

    所有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IPD也是如此。华为要求产品开发流程严格按照IBM的规范,但两家公司从事的领域不完全相同,执行者叫苦不迭,很多人打出了“走自己的路”这个看上去永远正确的旗号抵制改革。

    认为自己最主要优点是“对逻辑及方向理解”的任正非力排众议,他认为学习应该“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

    华为一名高层如是评价任正非的决断:“华为学习IBM正是在僵化固化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家那样做的好处。如果一上来就优化,‘走自己的路’,倒是很容易把人家的精髓给优化掉了。”

    学习IBM,给华为带来了统一的IT管理平台和国际化的管理思路,之后,华为的全球扩张之路真正进入跑道,并狂飙突进。

    “忍耐是企业领袖的品性”

    任正非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华为的扩张,“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警语。他很清楚“盲目扩张”往往会变成“大跃进式”的灾难——在中国,许多公司垮下去,不是因为机会少,而是因为机会太多、选择太多。太多伪装成机会的陷阱,使许多公司步入误区而不能自拔。

    任正非有自知之明。他善于区分伪装成机会的陷阱和装扮成陷阱的机会。

    充满矛盾并且时刻感到忐忑不安的企业和企业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元素,任正非认为“忍耐是企业领袖的品性”。

    在他发给华为高层的短信中这么说道:“率性而为,随心所欲,固然于个人身心有益,然而,怀大谋拥大志者几乎与此无缘,甚至一生无缘。因为即使大业有成,守业更须坚忍。有道是,明月高空悬,众星葬月时⋯⋯众人谋远,忍小惑而图大业,上下同心,以牺牲眼前的浮华而竞未来之辉煌。但可惜的是,中国具备这样文化的企业太少了。”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任正非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