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邮走“近”物联网 且迎他朝新时代
http://www.cww.net.cn   2009年9月15日 14:58    通信世界网    
作 者:CWW特约记者 沈晶霞

    你能想象吗?只要发个短信,就能轻松知道家里的温度;在手指上套个小夹子,就能测出体温、血糖。当公众还在热烈探讨“物联网”究竟为何物时,南京邮电大学就已经建起了这样的微型“物联网”。

    走近南邮“物联网”

    走进南邮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桌子上放置着数台电脑,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芯片、集成模块等电子元器件,其中一个仿真房屋模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一套智能家居。”南邮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汝传告诉记者。

    “我们可以检测一下家里的温度。”王汝传说,在电脑上输入了一个手机号码后,手机上立马收到了一条短信:现在房间温度32.2摄氏度。

    “如果有人进来坐在电灯下面,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灯就会自动打开,如果没人灯就自动熄灭。如果你出门忘了关空调,只要发个短信就可以关掉。”

    王汝传介绍,“传感器能集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为一体,将来我们的物联网就是这个模样,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就可以遥控家里的空调、冰箱、灯光、音乐等所有的电器。”

    传感器还可采集画面和图像。实验室的不同位置放置了不少这样的传感器,只要有人经过,电脑上就显示此人的身影。“家里有了它,一旦小偷进来了,它就能通过手机或电话‘告诉’主人。”王汝传说。

    据悉,一个传感器的成本在100元以下,家里只要3、4个就够了,学校一个教室只需1、2个,但一年下来节约的电费就很可观了,还减少了布线的困难,因为它是无线的。

    在体温、脉搏检测区,工作人员给记者手指上套了个小夹子形状的传感器,一旁的电脑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体温36.8摄氏度、血氧饱和度为96.3。工作人员介绍说,有了它,医生就不用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巡检病人了,目前中心正在与医院开展这方面的技术合作。

    据悉,该中心在王汝传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一支有着40多人的科研团队,大部分传感器都能和南邮校园网连通,在南邮内部形成了一个局域的物联网。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杨震教授告诉记者,物联网除了用到传感技术外,还要用到射频标签技术(RFID),南邮有的老师已经在使用了。为了防小偷,他们就在自己的轿车上贴了射频标签,比GPS便宜多了。有了这个标签,车子经过校园,设在各处的“校园保安”(读码器)就会“告诉”你车子在哪里,车速是多少,车况怎样等信息。

    杨校长还给记者介绍了“物联网”在个人健康、平安家居、智能电网、公关交通等方面的应用。他说,将来如果所有物体上都嵌入射频标签、传感器等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后,就能形成一个更大的物联网,在这个网上,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也能轻松获知和掌控物体的信息。

    风劲好扬帆

    杨校长说,“物联网”的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美国人就提出过。真正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是今年年初,在美国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向奥巴马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地球”的倡议后,奥巴马已经把建设物联网提升到美国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确立其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有人预测,如果物联网全部构成,它的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除了经济因素外,美国还有它深层的国家安全战略考虑。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构成网络,都按照美国的标准来构造,美国就对你国家的所有一切了如指掌,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场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建设,是起步较早的少数几个国家。中科院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早在90年代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起步早,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今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希望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目前传感网已被江苏省列为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9月4日,素有“华夏IT摇篮”之称的南邮率先在全国高校成立了“物联网和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

    为什么南邮起步这么早?

    杨校长说,首先受益于南邮的办学传统和科研优势。南邮是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校,通信信息是南邮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校根据国家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强化优势,彰显特色,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提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等研究领域有较强优势,具备了开展物联网研究的学科和队伍基础,在无线传感网研究、射频技术(RFID)、通信技术、纳米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学校还较早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双覆盖,技术手段先进,为物联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

    研究院和学院的成立,也充分体现了校领导前瞻性的眼光和坚持创新的理念。2008年5月,学校就建起了国内第一所带有视觉艺术效果的高校通信展览馆,并以视频、漫画等方式展示了具有物联网雏形的未来通信世界蓝图。当得知无锡将要建设成中国未来的传感网中心时,校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项崭新的技术很可能会为南邮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于是,立即上网查询搜索,召开形势分析会,召集校内科研精英研讨对策。目前,“物联网示范区”和“智慧南邮”的建设计划正在南邮紧锣密鼓地实施。

    追踪、推动、引领信息科学的发展,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杨校长说,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射频标签(RFID)、无线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信息安全等,涉及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等多个环节,而且每一环节又有许多不同的技术要求。所以,物联网建设是一个相当于产业链的、跨学科的复杂体系,高校应发挥优势,集中力量进行相关技术攻关。

    新成立的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正在谋划“智慧校园”和无锡“物联网”示范区。届时,南邮的师生和老百姓将都能亲身体验到“物联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比如,学生离开教室灯就自动熄灭,在车上贴个射频标签就能知道车的“行踪”状态而不必担心车子被盗,出门在外也能自如控制家里的冰箱、电饭煲、空调,等等。

    研究院还将在已有传感网、射频标签技术和纳米技术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物联网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怎样才能保证射频标签和传感器的长期工作,怎样才能做到更节能、更环保,怎样才能保证移动物体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如何将传感器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保证物体的信息安全。研究院还希望通过有关传感网标准(协议)研究,将来向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提出这个标准化的建议和方案。

    科研成果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必须进行转化。研究院将与学校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校外大企业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目前,和无锡市政府合作的南京邮电大学无锡研究院物联网/传感网研究中心正在筹建中。

    物联网加上互联网形成智慧的地球将是不远的现实。发展物联网产业化也需要大量精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生力军。为此,学校在原有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中新增了物联网方向。

[1]  [2]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物联网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