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滨:PTN未来是否会全面替代MSTP?这个阶段将持续多长时间?
杜伟:从业务承载能力来看,PTN是具备对MSTP的替代能力的,但这个过程将会较漫长。从运营商的路标也能看出这一点,从保护投资的角度,运营商希望能把MSTP用得尽量久一些,而且对于2G/3G来说,MSTP都能实现较好地承载,尤其是与其他各种技术相比维护效率是比较高的。举例来说,一个工程师可以维护几百套MSTP,但要维护传统的IP设备只能是几台或几十台,差距有十几倍。PTN也面临类似问题,目前PTN不同厂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还不能普遍达到MSTP那种简单维护能力,虽然华为能做到,但其他许多厂商要么是无网管,要么只能是通过命令行实现,太复杂,且不是可视化的。PTN完全替代MSTP的一个关键是类似MSTP的网管简单性,近期运营商也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一些移动宽带业务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采用华为PTN进行了试点。
另一方面要从业务需求来看,即需求是不是很强烈,如浙江移动的需求就比较强烈,所以很快就上马了。
梁海滨:如何看待MSTP与PTN混合组网的需求和难点?
杜伟:我们做过分析,从2G、3G到LTE,带宽的压力将首先体现在MSTP的汇聚环上,这是PTN引入的一个切入点,这样就需要考虑混合组网。要实现混合组网,PTN就必须考虑端到端的网管能力、告警传递能力、保护能力、时钟的传递以及对接能力。目前PTN的建设基本上还是端到端的,预计当基站带宽需求达到50Mbit/s时,这个需求会比较明显。
梁海滨:未来城域传送网中OTN也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何看待PTN与OTN的关系?
杜伟:OTN目标是实现大颗粒调度,最小的颗粒就是2.5Gbit/s,在城域中定位是核心调度环。从分层来看,OTN是一层的设备形态,PTN是定位在接入汇聚,是一种二层设备形态,因此两者应是一种配合关系,是比较清晰的。
梁海滨:如何看待PTN对二层、三层功能的要求?
杜伟:谈到二三层功能的选择,首先要从固网IP化的历史来看一下,固网的IP化时间比较早,更复杂,但现在固定网络中的三层功能也没有延伸到边缘,只有少量的三层应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于很大的网络,如果三层延伸到边缘,维护管理将会很难,成本也会上升。在核心汇聚的地方是需要三层的灵活性,在末端接入汇聚二层功能就可以了。因此在国内3G阶段,对于PTN来说没有强烈的三层功能需求,而到LTE阶段,在汇聚层和城域核心层是有这种需求的,中国移动目前也有构建城域调度核心层面的考虑。华为的PTN具备升级的能力,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实现三层功能。
梁海滨:PTN的引入对未来的城域网设备形态和网络架构变革会产生什么影响?
杜伟:PTN是借鉴MSTP理念,延续了传送网的分层架构,每层分工很清晰,每一层都有OAM,方便实现故障定位,因此对于现有网络架构并不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从设备形态来看,层次会减少,基本上就是IP层、传送层、光层,ATM设备没有了,设备形态将简单化。
梁海滨:PTN引入后对现有传送网运维管理体制会产生什么影响?
杜伟:由于华为PTN采用与MSTP统一的网管,因此对于目前的运维工作来说基本上没有影响,如果硬件没有限制,通过软件升级就可以实现。
梁海滨:规划设计是大规模建设开始前必须做的工作,PTN的规划设计与MSTP有多大的区别?
杜伟:与MSTP相比,PTN规划的链路模型没有改变,从华为的网管上看,过去是E1,现在是LSP,只是增加了VLAN一些配置工作。SDH是基于平均带宽,不能支持高突发能力,只能按照60%左右的利用率规划,PTN是基于统计复用能力的,具有弹性,效率比较高。目前设计单位也正在做设计方面的总结工作,将很快总结出一些规律性、指导性的内容。
梁海滨:如何看待不同设备运营商PTN的技术差异以及华为PTN解决方案的优势?
杜伟:PTN是一种设备形态,采用的大都是成熟的标准,尽管这些标准是比较新的。目前有两种平台架构实现PTN,一种是基于电信级路由器架构的,一种是基于交换机架构的。华为认为基于路由器架构的PTN在扩展性方面更好一些。
在海外,有些运营商将PTN称为基站侧的路由器,是一种特殊路由器,因为在QoS能力、多业务能力、可扩展性等方面,必须采用这种架构才能实现。目前还没有看到基于交换机架构的产品在海外主流运营商的基站承载方面有规模应用。
目前在欧洲市场应用比较多的主要是华为、阿朗、泰乐。针对平台架构的选择,目前国内运营商由于应用还比较少,不同的运营商有不同的声音。
华为的PTN聚焦在移动承载上,与沃达丰有长达两年的合作,目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时间同步方案完善,支持以太网同步、1588v2等,精度高。以太网同步在西班牙已经应用,1588v2在浙江移动也已经应用,其他厂商有的在路标中列出了同步实现方案,但没有完全实现。
⑵继承了MSTP网管,可以实现统一网管。PTN的应用将分布在各个基站,对于维护人员来说压力很大,华为PTN仍继续采用MSTP的T2000网管,对于运营维护人员来说,网管界面没有改变,管理习惯也没有改变,可以平滑演进。
⑶支持PWE3端对端的QoS和管理能力,而不仅是单点的接口功能。
梁海滨:PTN既包含了路由技术也包含了传送技术,拥有哪种技术的企业将更具优势?对于新的设备商来说是否还具有机会?
杜伟:PTN涉及路由器技术,我们认为路由器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尤其在城域领域,不同企业在这方面并没有差距。PTN本质是一个传送的产品,路由器在控制平面是面向一个不规则的网络拓扑,但在转发层面是一个单点的设备,只解决单点转发的问题,而PTN是一个端到端的传送过程,是一个网络的形态。在PTN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具有路由器技术积累的,更要具有提供传送网产品和方案的能力。除了华为以外,目前产品在欧洲得到规模商用的PTN企业,如阿朗、泰乐都是具备这两方面特点的。
要评价一个企业在PTN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地位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应用规模和数量;另一个是部署和应用的场合和区域。是高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是应用在欧洲大市场,还是在一些小运营商市场,结果是不一样的。从应用规模来看,华为PTN已经应用于上万个基站。从应用的区域来看,华为的PTN已经应用于欧洲、亚太等地区,尤其在欧洲的领先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是很有说服力的。
PTN对于那些在路由器技术和传送技术方面没有长期积累的新企业来说机会比较小,电信领域不同于家庭消费电子领域,它是一个传统行业,不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同时门槛比较高,要获得运营商的认可很难。
梁海滨:在PTN领域,华为有哪些合作伙伴,在技术标准方面有哪些创新?
杜伟:PTN是针对用户需求的一种现实的组网形态,华为和中国移动、沃达丰、Orange、意大利电信等合作比较多,共同参与标准工作,甚至共同申请专利,而与其他设备企业的合作比较少,只在一些软件和网管方面。
在标准化方面,MPLS-TP中的很多标准将被PTN采用,国内运营商的企业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在这些国际和企业标准的制定中,华为都是标准的主要参与者。PTN的技术专利主要是在组网技术层面,华为在此方面申请了大量专利,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专利互换,保护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