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厦门副市长潘世建谈无线城市发展
2009年4月15日 08:03    《中国电信业》    评论()    
作 者:阿杜

    自《中国电信业》杂志上期推出《解读无线城市建设之厦门TD模式》一文后,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文章更是被多家网站、媒体纷纷转载。其中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政府不是说而是做,不是半信半疑而是全心全意”、“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建设者与使用者”等言论更是引起业内外同仁的广泛共鸣。应该说,在潘副市长这些生动的言论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创新的“思变”精神。古语有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对应当今的发展现实,我们不光要“穷则思变”,还要“新则思变”、“变则思变”,更要“敢于思变”、“勇于思变”、“勤于思变”。而在与潘世建的首次接触中,记者就深深地感觉到,潘副市长就是一个具备“思变”精神的人。

    管理者的战略眼光

    既然是思变,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向何处变,用一个确切的词来描述就是“战略眼光”。其实说到战略眼光,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像潘世建这样的人,首先需要胜任的就是管理者的角色。可能是巧合,更像是基本素质,在潘副市长身上,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思变与战略眼光的微妙关系:具备战略眼光既是思变的重要基础,更是思变的重要体现。就以无线城市建设为例,“随着城市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对管理的要求等都需要更高效率、更开阔领域的管理模式和城市产业模式来支撑,由此催生了厦门无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现实课题。无线城市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之一,是一项可以在各个领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术。我们要深刻意识到积极推动无线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这一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在政务管理、社会管理以及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潘世建看来,无线城市是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无线宽带需求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

    对于具备战略眼光的潘副市长而言,认知无线城市这一全球化的趋势还只是一方面,他更需要对无线城市如何从趋势变成现实了然于胸。毕竟看一看那些无线城市的先驱者,我们就会发现——美国费城(运营商自建自营):作为全球最先提出“无线城市”概念的城市,由于资金压力,入不敷出,早在2007年就宣布放弃费城的无线网络;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独立运营):2008年6月,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计划,理由是财力不足;中国台北(政府和营运商共建共营):堪称无线城市的典范,但其运营商正经受着巨额亏损的煎熬,每月亏损1000万新台币,目前勉强维持运营……不难看出,思变仅凭热情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无线城市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上更是行不通。

    “一个能够实现良性健康发展的无线城市,首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共赢源源不断地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潘副市长的话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独特的战略眼光:虽然重视与扶持是必要的,不过政府在推动无线城市建设中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有负面作用,许多无线城市的先驱者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采访中,潘世建向记者介绍说,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在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投资市场化:政府不投入、不运营、不维护;技术多元化:只要是国家正式发布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均可;资源节约化:协调各运营商共享公共资源。只有这样,无线城市才能从蓝图中变成事实,并日臻完美。

    决策者的推动艺术

    每每谈到无线城市建设,作为主要决策者的政府部门都是绕不开的关键点。政府的态度以及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景。“厦门‘不小心’在无线城市建设中走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路,是偶然也是必然。”正如潘世建向记者所说的那样,在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厦门因“思变”而略显不同,因“思变”而更接近成功,其中的偶然其实源自必然,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推动艺术”。

    正如记者在上期文章中提到的,在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上,以潘世建为代表的厦门政府部门首先体现为思想一致的坚定性。“虽然从全国来看,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每个城市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经济基础有好有坏,不过这些都不应成为我们放弃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理由。”所行如所言,自始自终,在基于TD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过程中,厦门市政府在建站选址、破路开工、特殊供电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还将“完善‘无线城市’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式列入议事日程,为厦门无线城市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坚定思想的同时,我们政府部门还要以身作则,积极拓展并使用无线城市的各个应用。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建设者与使用者。”潘世建如是说。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借助政府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当地政府将手机和互联网有效结合,通过WEB、WAP、短信和邮件结合的方式下发公告通知和进行事件讨论等。随着政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政务办公更加快捷高效,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大幅降低了时间成本与办公成本,无线城市也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或许是看到了很多无线城市的先驱变成了先烈,潘世建在“推动艺术”上十分重视“分工协作、力求实效”。为了做到这一点,厦门政府部门与运营公司一道,充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加大宣传力度,力求为无线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营与发展环境。在谈到今后一段时间厦门无线城市建设重点时,从无线城市建设中“尝到甜头”的潘世建这样对记者说,2009年厦门还将在无线城市建设上大做文章,政府工作报告也已经将“完善‘无线城市’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其决心之坚可见一斑。

    服务者的民生情结

    “如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我们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服务模式,无线城市应运而生。在厦门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我们要涵盖面向公众信息的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的管理平台、面向社会的民生服务平台、面向应急救助的处置指挥平台、面向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平台等五大平台,要进一步丰富无线城市信息网建设,推广无线城市信息网内容,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更多地利用无线城市手段服务厦门、服务民生。”在潘世建看来,无线城市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需要切实体现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的特点。

    在采访中,潘副市长向记者举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通过“掌上110”可以即时察看各个交通路口的视频信息,了解交通路况。面对交通拥堵这一城市顽疾,在“无线城市”建成后,厦门市民出门之前想了解目的地交通情况如何,只需掏出TD手机,登录“掌上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即可。另据潘副市长介绍,“掌上110”下一步还将把水、电、气等民生信息以及车辆交通违法查询等纳入其中,“掌上110”平台结合手机上网、互联网、12580人工服务等信息界面,向市民开放实时交通路况、水电气信息、车辆交通违法查询等公开性的日常较受关注的民生资讯查询。“总体来说,我们的‘掌上110’主要提供公安局掌握的民生类信息。例如路口信息、治安敏感点信息、进出岛信息等,只要是可以公开的、与民生有关的,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询。多了一种方便的查询手段,就能缓解110报警台的压力。”潘世建如是说。

    就在记者对潘世建采访的当天,作为厦门TD“无线城市”应用一部分的“厦门市民健康系统”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介绍,“厦门市民健康系统”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TD-SCDMA技术,将短信平台、手机WAP网站等应用以及互联网应用相结合,为厦门市民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化服务。厦门市民拿起手机编辑短信或通过WAP网站就可及时查询到健康档案,享受预约专家、短信提醒和自我保健管理等服务。此外,厦门移动还推出了患者无线视频监控服务,患者家属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看患者监护视频,对患者进行远距离看护。同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患者的实时观察,进行全方位的看护。“从此,厦门市民就医不必携带化验单等就诊记录,只要用手机编辑短信或登录WAP网站,就可以及时查询到自己的健康档案,享受预约专家、短信提醒和自我保健管理等服务。”在分享潘副市长喜悦的同时,记者也切实感觉到,其实正是得益于这些极具针对性的创新应用和业务,厦门无线城市建设与发展才能进行得如火如荼。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无线城市  TD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