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国际 >> 正文
从Intel看IT厂商的品牌意识
2008年9月26日 17:09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ahaway

    自广告诞生以来,在全世界受众眼前传播频率最高的品牌是什么?不是通用电气,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欧莱雅或宝洁,而是英特尔。

    在软件行业这个最难出品牌的领域,英特尔却将它的芯片做成了广为人知的广告语,将一个技术品牌做到了家喻户晓,英特尔用70亿美元塑造了价值390亿美元的品牌。“IntelInside”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迄今为止,该标识在全球各地已经播放或出现了至少6000亿次以上。

    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IntelInside”的时任英特尔副总裁丹尼斯·卡特就坚信,在产品变化迅速的高技术领域,品牌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比产品还要重要得多,他希望为CPU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技术产品创建一种消费偏好,所以他提出“IntelInside”的品牌创意。现在,在全球,平均每5分钟,五音调的IntelInside品牌广告曲就会响起一次。根据国际品牌研究机构Interband的评估,“Intel Inside”这个创立时间仅有10多年的品牌,在全球品牌中名列第4。

    贴在每台PC机上的那块小小的“IntelInside”的标签,将英特尔的核心承诺——安全可靠的CPU,传递给全球无数的PC用户。正是这种强大的品牌形象,使英特尔接二连三地打败了它最大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AMD公司。

    事实上,AMD在技术上与Intel互有所长,难分伯仲。在高频CPU方面,AMD有一段时间甚至占据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AMD的价格只有英特尔的60%,凭借强大的性价比,AMD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但AMD却很少关注品牌宣传,其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如此陌生。特别是在品牌机市场,虽然AMD的价格只有英特尔的60%,但是,“IntelInside”计划已经建立了一种共识:只有贴上“IntelInside”标识的电脑才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品牌厂商愿意冒险采用AMD的CPU。

    “IntelInside”的故事是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沈国康最近经常和员工们分享的经典案例。沈国康和他的员工一起分享品牌战略的心得:多数软件厂商都持有同样的传统观念,认为技术供应商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技术创新,针对用户做好服务就够了,虽然品牌战略诞生并完善于日用消费品行业,但英特尔的巨大成功表明,品牌战略并不仅仅是日用消费行业的专利。软件厂商不能只顾埋头做产品,必要的时候也必须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研究打赢“嘴皮子官司”,譬如英特尔,借助品牌这支空军的袭击,在CPU市场一路领航。

    沈国康强调,品牌先行并不是对产品技术的否定,而是在具备过硬产品内涵的基础上,有计划的针对市场进行品牌宣传。成就霸业的是Google、IBM、英特尔、微软,他们背后的技术是很强大的,但是他们同样不忽视企业形象、品牌内涵的铺陈。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企业品牌的内涵之一。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做得再好、利润做得再多都还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在参与社会公众事务、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更多的真诚、积极、务实——前者实际上是为企业积累了物质财富,而后者则是为企业积累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也就是品牌的价值。

    “汽车是德国人发明的,却被日本人卖得很好;现在,ERP是美国人发明的,我希望中国人能卖得更好”,现在看来,这是博科资讯的企业运营目标,也是沈国康的社会理想。

编 辑:刘伟
关键字搜索:博科  ERP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