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星9号火箭残骸回收工作大部分已完成
2008年6月11日 08:54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潇湘晨报记者 贺银河

    “轰隆隆,轰隆隆”,随着巨响不断传来,搭载“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一级火箭残骸分别陨落在绥宁县黄土矿乡唐家村、瓦屋塘乡三星村和石屋村,时间指向6月9日20时25分35秒。

    中星九号发射成功

    9日20时15分,“中星九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卫星正常飞行10分钟后,一级火箭残骸陨落在绥宁。昨日中午12时,随着一个重达约200公斤的火箭主发动机残骸被成功回收,表示火箭残骸回收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

    电视滚动播出残骸陨落预告

    5月31日,接到有关部门发来的“中星九号”一级火箭残骸回收函后,绥宁县人武部高度重视,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并制订了回收疏散工作方案,成立火箭残骸回收指挥部。

    6月6日,绥宁县人武部组织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武装部长以及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火箭残骸回收工作及落区群众疏散动员会议,并与各乡镇及县有关单位签定了责任状。工作安排下去后,县人武部随即组织检查落实情况。

    6月6日起,绥宁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公告,告诉群众火箭残骸陨落的时间和区域,公告连续播出了四天。

    紧急疏散16万余群众

    搭载“中星九号”的火箭即将发射了。为预防各种事故,9日19时,绥宁县组织消防、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在前线指挥部集合,随时准备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邵阳军分区王参谋长任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长,绥宁县委书记唐渊坐镇后方指挥部。

    一级火箭发动机残骸落区涉及到11个乡镇700多平方公里16万余人,为了切实保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县组织和发动了1100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乡镇、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作群众的思想工作,至6月9日19时,落区所有群众全部疏散完毕。

    为周密地迅速实施回收计划,绥宁县在落区重要山头和村落成立了网式观测站,观测站数量达到了60多个,保证目标一旦出现,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

    200公斤残骸砸进稻田

    9日20时25分,一级火箭残骸顺利陨落在绥宁县黄土矿乡、瓦屋塘乡等乡镇境内。当时正逢天降大雨,火箭残骸陨落时,发出“轰隆隆”的连续巨大响声。

    “如果天气晴朗,坠落时人们还可以看到火花。”此前多次参加过回收工作的绥宁县人武部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观测站初步判定了一级火箭残骸陨落的方位,回收人员打着手电立即四处搜寻,一块块火箭残骸陆续被发现,其中最重最完整的是落在黄土矿乡唐家村8组的一个主发动机残骸,重达约200公斤,把插满禾苗的稻田砸出了一个大坑,坑深达两米。由于晚上下雨,且天黑不好作业,多个回收人员在现场守了一晚。第二天回收该主发动机残骸时,10多名精壮汉子合力才将其移出稻田。

    昨日9时起,回收工作展开,至中午12时,大部分火箭残骸被成功回收,并被迅速送往有关部门。

    先后15次顺利回收残骸

    由于绥宁县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轨道经过的一条主路线,自1992年以来,绥宁县人武部会同地方党委和政府,先后15次顺利回收了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运载火箭一级残骸,且确保残骸落区的损失程度最小。

    由于部署周密,安排得当,组织疏散到位,此次一级火箭残骸陨落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并且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目前,有关善后补偿事宜正在进行当中。

    链接

    “中星九号”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2004年4月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的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卫星装载22个Ku转发器,功率为10700瓦,设计寿命15年,将用于开展我国电视节目直播到户的传输业务。卫星投入使用后,将扩大我国电视广播覆盖率,提高节目收视质量,对我国边远地区群众收看电视有重要意义。该星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届时,数千万家庭将能直接收看北京奥运会盛况。

编 辑:周桂军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