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CWW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灾难,灾难发生后,为了抢通因地震中断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抗震救灾提供通信保障,中国移动突击队员奔赴抗灾一线,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抗震救灾无形的生命线。
空降: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汶川、青川等8个县的通信完全中断,外界无法得知当地的受灾情况,这些地方成为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救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此时,通信网成为了等待救援的人们的生命线。
但是,由于道路不通,抢修人员和设备一时无法抵达。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架起这条生命线,成为中国移动十万火急的目标。
5月13日凌晨,中国移动青年突击队整装待发,他们将分别搭乘空军直升机前往重灾区,用自己携带的通信设备打破“信息孤岛”,架起一条抗震救灾的无形的生命线。
5月13日上午,中国移动遂宁分公司员工彭海丰跟随军方飞机空降至青川县,他为当地灾区带去了一部卫星电话、一台发电机和发电油料。通过这部电话,当地的灾情第一时间传送到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抗震救灾工作抢得了宝贵的时间。彭海丰是中国移动首位空降灾区最前线突击队员。此时据地震发生不到20个小时。
5月13日11时42分,利用中国移动乐山分公司员工王刚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与外界隔绝近22个小时的平武恢复了通信。
5月14日18时10分,中国移动内江分公司员工王辉成功到达汶川县映秀镇,为当地带去了油机和卫星电话,成为当地重要的电力保障和与外界联系的通信工具。
多管齐下:打响通信保障攻坚战
汶川县是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县城的抗震救灾情况更是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尽快打通汶川与外界的通信通道,中国移动多管齐下,想尽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
5月14日深夜,中国移动两名工程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徒步7个小时,带着海事卫星电话于5月15日凌晨6时,抵达重灾区汶川县城,打通了汶川与外界的通信通道。
与此同时,一路人马经过争分夺秒的拼搏,开通应急通信车;一路人马携带卫星应急基站空降汶川,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部队和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抬着卫星基站设备,在黑暗中经过2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登上县城附近一处陡峭山坡,通宵对设备进行安装、测试,终于成功开通空投基站;一路人马分别从不同方向向汶川艰难推进,修复和架设光缆,维修开通原有的普通基站。
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汶川与外界的移动通信条件逐步改善,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没有携带更多生活物资的移动技术抢险人员,在一次通话告诉成都指挥中心,最担心的是基站电机油料用完,他们会坚守在基站旁,坚守汶川,坚守灾区群众的通信“生命线”。移动技术人员的拼搏与英勇行动感动了汶川的村民。村民们不顾自己受灾,自发地帮助工程人员搭建基站、给工程人员煮上热乎乎的稀饭。
生命:谱写通信保障的赞歌
为打通震中汶川县和外界通信通道,中国移动成都通信建设工程局一处员工刘建秋同志奉命率领36名抢险队员赶赴阿坝州地震灾区,第一时间打通了“马尔康—理县—汶川”重要通信光缆,恢复了汶川与外界的通信联系。
5月16日下午,理县突发里氏5.9级强烈余震,古尔沟—理县道路突然塌方,造成已恢复的理县光缆再次中断。为紧急抢通前方通信网络,刘建秋同志带领工程人员奋不顾身,继续抢险,不幸被山体滑坡飞石击中,经抢救,终因失血过多,于5月17日上午牺牲,英年36岁。
为表彰刘建秋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精神,激励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勇挑重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追记刘建秋同志“抗震灾、抢通信一等功”荣誉称号。
刘建秋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移动人,流血牺牲不能阻挡他们。5月18日凌晨,19名中国移动突击队员整齐列队,他们将携带卫星电话、通信抢险设备,空降到至今道路未通、断绝联系、抢险大部队未到达的19个震区盲点乡镇,打通灾区生命线。所有人都含着泪水,握手为他们壮行。为了携带通信设备,19名突击队员只携带了维持三天的食物和水,三天以后如果地面抢险大部队仍未到达,他们只能在绝地求生。
灾难还没有退去,救灾还将继续,在抗灾一线工作的移动员工已经有数千人,正是像刘建秋这样的数千名移动员工,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了移动通信网络,架起了灾区与外界的无形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