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新闻晨报记者罗剑华、赵磊
巨额话费陷阱:真有其事还是夸大传播?晨报记者实探"吸费电话"究竟
百次求“吸费”,竟无一次成功
深更半夜,床头的手机铃声骤起,而当主人惊醒查看时,却发现铃声只响一声后便被挂断……一般,机主对这种“响一声就断”的来电报以愤怒和不屑,因为通过媒体的传播,他们被告知这种来电,可能是一种恶意的“吸费电话”,如果不慎回拨,就会遭致数十元甚至数百元不等的扣费损失。
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主被“响一声就断”的电话骚扰,“吸费电话”的可怕也开始被渲染、扩大。“吸费电话”究竟有多可怕?日前,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话费被吸”调查
回拨百个号码,仅产生4.15元话费
为了证实“吸费电话”的真实性,晨报记者日前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抽样调查。
-具体调查方法
3月25日-4月10日:收集周边亲友、同事和部分受访读者曾经接到过的“响一声就挂”的手机号码共122个。
4月11日:专门购买一张上海移动的“神州行”卡号,确认该卡号没有任何呼出记录,除手机卡原始具备的“主叫显示”、“国内移动漫游”、“IP电话”等基本话费业务外,没有其他增值收费的服务项目。
4月15日:记者使用该手机号码,对收集到的可疑号码逐一进行回拨。共“回拨”并记录了122个可疑电话号码的接听、收费情况。
结论:没有发现一例“吸费电话”的存在。
具体情况:在122个拨出号码中,只有47个电话能回拨“成功”(其中34个电话中传出的是类似“香港******特码”、“手机号码抽奖”等虚假中奖欺骗语音,另有7个电话为非法交友的语音),其余75个电话号码中,均因为“呼入受限”、停机、空号等原因,未能接通。
费用记录:记者通过“中国移动通信”网站,查询回拨上述电话号码所产生的收费情况,证实在122次拨打后,记者的手机只有13笔收费记录,总额4.15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122个电话中有两个以“00852”开头的13位电话号码,经证实是香港地区的国际长途号码,由于记者的“神州行畅听卡”没有开通国际长途漫游业务,所以未能获悉这两个电话的“吸费”情况。
记者又仔细分析了被收费的13笔话费,发现所有的话费均由“通话费”和“长途费”联合构成,从平均每个长途通话0.32元的话费也显示出,上述13笔话费的收取并不离谱。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记者在回拨时明明有47个电话传来了语音(电脑或者真人接听),实际却只有13个电话被电信部门计时收费。也就是说,这些貌似“吸费”的电话号码,非但没有将记者的话费吸走,反而还让记者占了免费“接通”的便宜。
“事实上,你听到的电话语音提示,并不是手机接通后的正常语音。”昨天,广东移动的10086客服人员表示,之所以很多看似接通的手机没有被收费,是因为有人将垃圾语音录制成了“个性化彩铃”,导致这类手机被呼叫时,本该是“嘟嘟”的等待接听信号,被故意播放成了事先录制的语音信号,这类“小技巧”通常会被散播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的不法人员所使用,拨打这类电话并不会对主叫方造成实际的话费损失,但是会在造成骚扰的同时传播诈骗信息。
“吸费加盟”调查
记者想先“被吸”再买设备,却屡屡遭拒
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过的“电话吸费”现象为什么在身边找不到真实案例呢?带着疑问,记者又进行了寻找“电话吸费”的第二种尝试:和互联网上宣称正在开展“吸费加盟”的所谓代理商联络,以付费加盟为噱头,主动提出要他们利用所谓的高科技设备“吸”走记者手机中的话费。
记者首先联络了一家自称是深圳的“电话吸费系统销售商”,在该公司的网页上,北京某媒体一篇名为《上岸者揭秘电话费诈骗回拨未接来电一次几百》的报道,赫然被当成了该公司用于推广“电话吸费”平台的案例广告。该公司的销售人员称,媒体上那位自称“年入50万元”的揭黑幕者“王林”用的就是他们公司开发的旧产品。他们开发的最新型“吸费平台”,每分钟通话可帮加盟者获利15元,只要购买3台这样的设备,一年只需开通300天,就能坐享暴利216万元。可当记者提出,能否先用他们的设备试一下能不能吸走记者手机中的话费时,对方先是一愣,然后借口“就买一台设备还要试,人家来批发都是先付钱再看货”为由,切断了电话。
“只要1500元,买了我们的设备,就可以在家中等着我们每天给你的银行账户里打钱。”另一名自称是台湾卫星吸费总公司大陆市场部负责人的李先生为了说服记者在“还没有直辖市代理商”的上海发展吸费业务,甚至主动透露“从目前市场调研来看,实际的回拨率已经从30%降低到了20%左右”,但又宣称“为了抢占上海市场,决定把每分钟的吸费额度从50元提高到80元,让你占35%”的优厚待遇。
可当记者主动要求他“吸费”一次,等“吸费”成功再谈合作时,他却以“我只是市场部经理,不亲自接触吸费平台,而且从道德层面上,即使合作不成功也不能‘坑害’客户”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求吸”请求。
就这样,从4月13日至昨晚,记者先后与4家“电话吸费加盟”的信息发布者取得了联系,遗憾的是,即使是这群掌握着“高科技群拨器”、“美国卫星转发仪”、“和中国五大通信商签署10年长期合同”的“电话吸费”传播者,也没能成功吸走记者一分钱话费。
专家辟谣:“电话高额吸费”基本不可能
事实上,早在部分媒体还是辗转传播“吸费骗局”的所谓内幕时,已经有人对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产生了质疑。这其中,又以北京一位就职于中国移动计费业务中心的技术专家宁宇为代表。
今年3月27日,宁宇就利用自己的博客“尚儒客栈”发起了名为《请来告诉我“电话回拨吸费”的真实案例》的网络征集行动,截至昨晚,这篇博客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5万次,回复超过140条,征集到了近百个“响一声就挂断”的电话号码。
至3月29日,宁宇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对初步征集的可疑回拨号码进行了逐一排查,结果没有案例能证明“如果事主回电话,电话将被强行吸收事主话费,一次少则30元,多则几百元”这种情况的存在。3月30日,宁宇又利用博客,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被公众误传的“电话吸费”事件的大致脉络。
通过宁宇的技术分析,记者获悉,之前部分媒体报道的“国内移动电话打过来,响一声就断,打回去是信息台,一分钟收几十甚至上百元”的所谓“电话吸费”内幕,实际上是混淆了“国内声讯台利用回拨误导消费者定制收费服务”、“早期国外电信商联手不法分子骗取国内电信商话费”和“广告商利用回拨技术推广垃圾短信”的这三种现象。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而言,只要不回拨有国际长途区号当头(例如:00852)或者特殊号码的声讯服务台(例如:以“168”开头的八位电话等)的电话,回拨任何11位的手机号码,除了可能发生长途话费外,均不可能产生超额的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