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文章 >> 制造 >> 正文
西门子行贿门追踪:向中国转账账号曝光
2007年8月24日 10:55    人民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柯卉

    编者按:西门子公司今年2月表示,美司法部已对公司可能涉及4.2亿欧元贿赂丑闻调查。德检察机关称西门子现任或前任员工通过设立境外秘密账户从事腐败交易换取合同。目前所涉及可疑资金超过10亿欧元。同时针对西门子的反腐败调查范围不断扩大,调查已深入中国及印度尼西亚地区。

    22日,彼得·勒舍尔(中文名“罗旭德”)结束在印度的访问,马不停蹄奔赴下一站——中国上海。对于这位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来说,在中国逗留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将被最大程度地利用:会见西门子的高级经理们,会见中国政府高层,与上海、北京的地方政府部门会谈,会晤中国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祥明等人。稍后,他将飞往日本,3天后再回中国,作为随行人员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于26~29日访华。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23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勒舍尔。曾培炎说,西门子公司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子、电气公司,是与中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重要伙伴。希望西门子公司和中国有关企业继续保持和发展长期合作关系,深化在多个领域的合作。

    勒舍尔的两难境地

    印度—中国—日本—中国,勒舍尔行色匆匆,在西门子各海外公司亮相。“只有我人到场,才能建立信任。”他说。

    7周前,这个49岁的奥地利人接管西门子公司,成为该公司160年历史上的首位外籍和外聘掌门人。当时,他宣布要带领公司“更迅速、更专注,更精简”地前进。但就目前情况看,内部整治、树立诚信将是勒舍尔更迫切的任务。

    曝光于去年11月的西门子商业贿赂丑闻冲击了公司的核心。因为此次事件,西门子当时的监事会主席冯·皮埃尔及首席执行官柯莱菲尔德相继下台,更有一干高管被拘。

    勒舍尔就任之后能否改变西门子海外公司进退维谷的困境,尚不得而知。德国媒体认为,如果勒舍尔将公司带出“贿金泥潭”,可能同时意味着公司一时间将在其最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市场上损失惨重。但假若勒舍尔不能切实解决问题,那么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将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时刻威胁公司的未来发展。

    由于身处西门子最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市场,西门子的中国分公司尤其受各方关注。勒舍尔来到上海后,西门子中国区总裁理查德·豪斯曼(中文名“郝睿强”)22日在上海承认,去年已解雇了20名“未经公司允许擅自行动”的员工。但他没有介绍有关解雇员工的细节。勒舍尔此次则再度强调:行贿行径不可容忍。

    去年,西门子在中国的销售额上升39%,总额接近50亿欧元。此外,公司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的投资额达约10亿欧元,雇员数量仅在去年就新增8000人,总数达到4.3万人。

    从“220030”账户走的410万欧元

    西门子公司的海外业务遍及世界上190个国家和地区。其海外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几乎无一例外是德国人或外籍国际经理人,在该国或地区供职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4年,往往缺乏时间与大客户建立密切联系。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以获取来自当地官方机构或国有企业的大额合同。

    “然而,这样的合作不可能免费。”德国媒体称,内部调查发现,西门子在中国50%的生意都有贿金的影子,存在违反公司反腐败规定的行为。该媒体援引西门子公司某经理的话说:“在中国,大约90%的生意都有中间人插手。”“没有他们,什么都做不成。”

    但西门子中国区的一位高层和公关部人员在回复《第一财经日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属实,或“现在下结论太早”、“没有充分依据”。

    今年7月,西门子海外公司的特别银行账户曝光,这些账户动用的款项并不在公司的总体运营账目中留下记录。西门子内部审核发现,可疑资金数额迄今已超过4.2亿欧元。而德媒体称,仅西门子海外公司公关部门动用的贿金数额就接近10亿欧元。

    另有德国媒体13日报道称,据西门子内部文件披露,通过在列支敦士登Neue银行开立的3个银行账户,西门子内部有人将资金转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仅在账号“220030”下,1998年9月初至次年4月间,就有6笔资金被提取,总额约合现在的410万欧元(当时为马克)。

[1]  [2]  编 辑:李新苗
关键字搜索:西门子  行贿案  账号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