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国无线城市计划风靡2年后遭遇冰火两重天
2007年11月27日 16:45    赛迪网    评论()    
作 者:IT时代周刊 李萧然

    如今的美国,笔记本电脑已成为许多人的必备之物。对于上网地点不固定的笔记本用户来说,Wi-Fi接入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因此备受用户的欢迎。但是,Wi-Fi网络的覆盖面又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用户在大范围接入的需求。于是,“无线城市”概念应运而生,即通过建设Wi-Fi网络覆盖整个城市,用户可在城市范围里漫游,并享受随时随地的接入服务。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Wi-Fi网络除了可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外,还可以实现多重功能。而随着终端的不断成熟和业务商的大力推动,2005年12月初,美国最大的VoIP业务提供商推出了UT斯达康研发的Wi-Fi手机,这款手机的上市意味着VoIP借助Wi-Fi网络正式大举向无线领域迈进。有了支持Wi-Fi的手机,Wi-Fi城域网的用户就可以绕过现有的蜂窝服务提供商,使用VoIP服务。

    基于这样的现状,当时几乎全球所有部署Wi-Fi城域网的城市都表示,将会在下一步的计划中考虑推出语音服务,如美国、荷兰、英国等。涓涓溪流终于成为一股洪流,势不可挡。

    成本过大陷入困境

    Wi-Fi技术的出现,引起了电信业的极大关注。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传统运营商,因为“Wi-Fi城市”计划撼动了它们原有的利益格局。但现在,它们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美国各大城市开展的无线城市计划在巨额的成本压力之下,开始放弃这一技术。

    2007年7月在美国举办的一个Wi-Fi城市大会上,众多参与者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在过去2年中一直被大肆宣传的Wi-Fi城市构想,由于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似乎已陷入困境。

    大会组织者介绍说,“此前关于Wi-Fi城市的所有宣传都是理论上的,而当城市管理者试图在自己的城市建设Wi-Fi时就会发现,一切远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他同时表示,美国主要城市中没有一家Wi-Fi网络得到了充分利用,一些地势不平的城市还因此遇到了覆盖不足的问题,从而不得不部署额外的无线接入点。

    如今,甚至连微软都开始探究Wi-Fi网络的应用前景问题。微软一专家表示,目前在最终用户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室内的覆盖状况经常很糟糕。他警告说:“如果不好好加以管理,类似即时消息和VoIP这样的应用可能会搞垮Wi-Fi网络。”

    根据微软的一项调查,该技术目前的确具备被广泛采用的市场潜力。但是“Wi-Fi城市的商业模式却还远未成熟,消费者们对其虽有兴趣但很挑剔,一旦应用不成功,则会被抛弃”。

    AT&T商务发展部副总裁警告说,Wi-Fi城市可能是个昂贵的冒险。他表示,每年每平方英里Wi-Fi网络的管理运营费用大约是4万美元,当遇到高层建筑或山区需要部署更多的接入点时,这一费用还会高许多。他说:“这一切都需要花钱,带上你的白金信用卡吧。”

    其中,中国台北就是一个教训。据了解,现在台北已成为拥有全球最大Wi-Fi网络的城市。至今仅有3万名固定用户,为建设世界最大Wi-Fi网络交纳了巨大的学费。

    一直关注Wi-Fi发展的JiWire公司营销副总裁大卫·布卢姆认为,台北的困境和其他城市类似,运营者需要更有效地进行市场推广,并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而现在,美国各大城市也掉进了这个陷阱。

    流产成为必然

    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美国辛辛那提市现在已经暂停Wi-Fi组网计划,原因是该市场很不稳定;而在服务商了解到地方政府将成为Wi-Fi服务“主力租户”后,硅谷免费Wi-Fi项目也面临着挑战;而AT&T运营商已经放弃了Wi-Fi技术……

[1]  [2]  [3]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美国  无线    Wi-Fi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