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第四标准能否冲击中国版3G?
2007年11月22日 11:36    赛迪网    评论()    
作 者:瞭望 彭涛

    “在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我们所有的基站交换机等都要从国外买进来,第二代核心技术依然完全由国外厂商掌握。在GSM设备市场上,国内厂商的份额只有5%~10%,我们眼睁睁看着5000亿元流向了国外。”邓寿鹏对本刊记者说,“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主流标准,核心技术开始掌握在我们国内企业手中,这一切来之不易。其自主知识产权是我们国家长远利益之所在,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维护和支持。”

    而Wi之所以能成为第四大国际标准,美国政府的倾力支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国际电信联盟(ITU)曾经明文规定1998年6月30日后不再接纳新的3G标准。

    “由于信息产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自主创新的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国家的政策导向其实已经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的观点代表了众多业内专家的意见。信息产业部在《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而在对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中国创新人员报以敬意的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应理性审视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

    实际上,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不少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摆在我们面前。如何理解企业在自主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保证公平、合理、有效地分配创新资源,如何协调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产业发展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不解决这一系列困扰通信产业多年的根本问题,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确立我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战略地位就无从谈起。

    电信专家阚凯力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防止以我们国家通信产业持续、长期、健康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利益集团的利益。

    被寄予厚望的TD-SCDMA标准,从芯片设计、系统研究,到测试仪表、软件开发,直至终端的生产,都是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而且早在2002年三部委就牵头成立了TD-SCDMA产业联盟。

    时至今日,国家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的相关科研经费,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研发资金,电信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付出了八年多的艰辛努力。

    作为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的研发者和TD-SCDMA系统设备、芯片提供商的国有电信集团,一直对TD-SCDMA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上都形成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与所享有的权利相匹配的责任与义务;应当积极、有效地融入TD-SCDMA的上下游产业链,与相关企业创建多元化、不同主体的合作开发平台,强化产业链的协作,由此实现TD-SCDMA产业链的良性竞争格局。

    当前,开放条件下的创新需要兼容并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故步自封,自我封闭是不可能有活跃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的。多元主体围绕着自身发展去选择创新的目标,参与创新的活动,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主导企业创新成本过大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分散其创新风险,特别是对于周期长、收益和风险都不确定的战略性创新项目。

    在借鉴已有标准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包括政府、科研机构、运营企业、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支持和推动下,TD-SCDMA产业链的良性竞争格局必将实现,由此,TD-SCDMA和Wi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与成功,为我国实现由“电信大国”到“电信强国”的战略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对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探索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  [2]  [3]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3G  第四标准  冲击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