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iPhone:联通的近忧和远虑
http://www.cww.net.cn 2009年8月24日 15:26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特约撰稿人 匡斌
iPhone入华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iPhone的品牌价值、iPhone的高端产品形象、iPhone用户的价值和忠诚,让每一个运营商都浮想联翩,iPhone的诱惑似乎是不可抵挡的。 中国联通陷入引入iPhone的传言和猜测的包围中已经有了一段时日,但与苹果的谈判依然没有尘埃落定。个中的艰难非亲历者不能体会,诸多的疑问也只有在联通和苹果签订正式协议后才能找到答案。 近忧之一:iPhone手机的魅力或被夸大 终端强烈影响着用户的网络选择,其在移动3G产业链中的作用显著加强。iPhone颠覆了传统手机的形象,第一次让手机生产商取得了与强势运营商谈判的主导地位。3G版iPhone上市三天的销售量超过一百万部的骄人业绩充分证明,经历两年的火爆后,iPhone魅力依旧光彩照人。 iPhone魅力还能维持多久呢?对于在国内尚处于入网检测和运营商内测阶段的iPhone来说,水货的大行其道和品牌智能手机新品的陆续推出,有可能使正版iPhone的影响力受到一定抑制,对iPhone补贴更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水货的影响不容低估 正版iPhone的亮点在于苹果的品牌效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尽管血统纯正,但如果取消有吸引力的Wi-Fi功能,如果价格高出水货较多,许多消费者可能被迫继续购买具备Wi-Fi功能的低廉水货。 引入中国内地的水货iPhone数量可能突破百万台大关,其中不乏被解锁的iPhone,几可乱真的山寨iPhone已经面世。国内iPhone粉丝的激情已经通过水货得到部分释放,姗姗来迟的正版iPhone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品牌智能手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就手机智能操作系统而言,3G时代的佼佼者当属iPhone、Android、WM和Palmpre四个,苹果正面临谷歌和微软的挑战,胜负尚未分出。具体到品牌智能手机,诺基亚独占鳌头,RIM的黑莓手机优势明显,谷歌、三星乃至华为加快了智能手机的推广步伐,iPhone市场份额仅占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成左右。 中国移动与全球40多家厂商开展的OPhone深度定制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OPhone手机的规模推出指日可待。Ophone具有接近中国市场实际的先天优势,可以内置GPS、彩信、手机电视等功能及其它中国移动的自有业务,从而在某些方面形成局部优势,但无论从操作系统还是终端实体设计方面来衡量,短期内OPhone都无法与苹果的iPhone对抗,终端依旧是中国移动心中永远的痛。但OPhone的强大阵容为其蚕食iPhone的领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终端补贴暗藏风险 iPhon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价。预计包含手机与两年左右消费额度在内的iPhone总体花费将达到5000元以上。联通补贴的额度与手机的款式、裸机的采购价格和合同约定的消费者在网时间等有关。但是,包销协议和手机补贴有可能让联通背上不小的财务负担,甚至会影响其股市表现。 近忧之二:应用程序商店的魔力有待验证 运营一年之际,苹果宣布其应用程序商店(AppStore)的软件下载量突破了15亿次,付费和免费的程序总数超过6.5万个。Distimo近期发布了今年7月份应用程序商店调查报告。报告重点针对iPhone和Android两大平台。 从构成看,两大平台前15大付费程序分别为:AppStore,游戏程序9个、娱乐程序和照相程序各2个、社交程序和健康程序各1个;AndroidMarket,工具程序7个、娱乐程序和多媒体程序各2个、社交程序、新闻程序、生产力程序及通讯程序各1个。 从定价看,iPhone的游戏程序多数为0.99美元,少数介于6.99~9.99美元之间。Android最受欢迎的游戏介于0.99~5.95美元之间,其中多数订价为2.99美元。 不难看出,至少在目前阶段,与Android侧重工具程序不同,iPhone呈现出“游戏机”的典型特征,其目标用户群偏重于游戏和娱乐,iPhone的总体定价契合该群体的消费水平。 中国版AppStore的魔力取决于三个因素。 因素之一是iPhone商店的本地化进程。iPhone入华不仅仅是时尚机型的输入和商业模式的进口,还必须在内容层面入乡随俗。正如Facebook和Myspace等美式SNS网站在北美风光无限,但在中日韩,大出风头的却是校内网、Mixi、赛我网等本地社交网站,本土化是AppStore的必过关。即使是在通用性较强的游戏程序层面,本土化依然必不可少。具体来说,就是AppStore的应用程序要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这有赖于通过充分让利吸引一大批深谙中国用户消费心理的程序设计者,尽快打造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软件。软件的汉化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程序的本地化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可以说,没有本地化的程序产品,AppStore在国外的成功绝无可能复制到中国。在这一意义上,作为合作方的中国联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最佳的可能当然是成立类似合资公司的中国版AppStore,当然这样的结果难以获得虽略放低身份但骨子里充满绝对控制欲的苹果认可。苹果可以拒绝谷歌,其傲慢和霸道可谓登峰造极。 可是,对于中国联通,如果在应用程序商店上失去控制权,其影响将是长远的。在AppStore中放入尽可能多的自有业务并在整体分成中保持合理比例,应该是中国联通最低限度的目标。否则,中国联通不仅沦落为彻底的渠道商和苹果的打工仔,还将在移动互联网的新一轮竞赛中丧失宝贵的机会。 因素之二是竞争对手的成长速度。AppStore的神话既吸引了微软、RIM、Palm、诺基亚、谷歌、三星、LG及宇龙酷派等传统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厂商,也刺激和警醒了不甘受制于人的移动运营商。尽管后来者的应用商店下载量无法与iPhone商店相提并论,但像AndroidMarket这样的挑战者已经以其差异化战略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RIM亦是雄心勃勃。AppStore一枝独秀的局面还能撑持多久? 放眼国内,中国移动MM平台的零准入限制确保了真正的开放性。SP、CP乃至任何企业或独立软件开发者均可以将自己开发的程序放于MM平台,供用户下载使用,无需任何资本条件。这样宽松的进入门槛即使在移动梦网的早期都没有出现。预计这样的开放性有可能持续到MM平台规模化阶段的初期。鉴于MM平台相对简化的产业链条结构和中国移动强大的号召力,不排除MM平台后来居上胜出中国版AppStore的可能性。 因素之三是收费模式。一方面,中国用户早已习惯互联网的免费下载,对手机上的应用尚未形成付费的习惯。付费容易赶跑消费者,免费有助于迅速赢得人气;付费可以保障产业链的长期繁荣,免费则将浇灭程序开发者的热情进而使应用程序平台难以聚集优秀的软件。因此“免费+付费”的混合模式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收费程序的定价水平应能够被用户接受。中国联通的用户数量足以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收费程序的价格完全可以降低到象征性的水平。短信、音乐下载和手机报等2G收费业务的成功已经说明用户规模完全可以支撑低廉资费下的可观营收。另外,国内互联网游戏付费模式的尝试仍未出现成功的案例,游戏的收费前景依然不明朗。假如中国版AppStore依旧以游戏程序为主要内容,此类游戏程序的潜在玩家即便可以接受收费要求,也不会接受过高的价格。
|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