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手机观察 >> 正文
失落的黑莓
2008年7月2日 15:45    搜狐IT    评论()    
作 者:第一财经周刊

    长期盘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的RIM公司,在艰难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后,却发现一切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中国内地有多少非“水货”的黑莓(BlackBerry)手机?答案可能会跌破人们的眼镜:最多不超过9000部。

    来自黑莓手机生产商RIM(ResearchInMotion)在中国的合作伙伴——TCL通讯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11月开始,由TCL代工生产的黑莓手机开始陆续向RIM在中国唯一的运营商伙伴——中国移动供货。截至今年5月,TCL共向中国移动提供了9000部BlackBerry8700g手机,其中有5000部是今年提供的。

    它意味着矛盾和尴尬的事实:被视为全球商务人士“掌中宝”、长期盘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的黑莓,在中国完全是另一番境遇。与4亿中国移动用户这个数字比起来,它几乎是拥有最少用户的手机品牌了。

    是黑莓在中国水土不服,还是中国移动太过谨慎?要知道,人们对黑莓并非一无所知。尽管不能指望大多数人像钟情诺基亚和三星手机甚至苹果iPhone那样对黑莓一往情深—但在像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充斥着“国际化商业”气息的大都市,你总能看到有些人不由自主地成了黑莓的拥趸。

    没办法,他们真的需要一部在通话以外还能用来满足商业需求的手机——不仅仅是上网查收邮件那么简单,他们需要电子邮件和日程安排像短信那样主动推递到面前,需要用手机同步查阅千里之外办公室服务器上的企业数据,而这些都是黑莓征服全球商界的杀手锏。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部手机比黑莓更像一台商务笔记本电脑了。通过黑莓独有的企业邮件推送服务和配套的软件应用,它用一种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们迥异的方式疯狂生长着。

    目前,全球有大约13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运营商提供黑莓手机,容纳了超过1500万用户。来自Ipsos-Reid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每个黑莓使用者平均每年处理2750封有价值的电子邮件,团队协同工作效率可提高29%,而对于运营商来说,黑莓的投资回报率是168%。

    既然那些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和资深员工们冒着“享受”昂贵国际漫游资费的代价,也要在把开通了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香港等地运营商服务的黑莓手机带到中国来用——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移动还有什么理由只开出一份9000部黑莓的用户清单?

    从2001年至今,RIM把黑莓从北美铺到了欧洲,进而又冲进亚太地区。7年之间,黑莓的用户增长了700倍,2007年RIM的收入增长率为47%,仅次于谷歌(52%),并高过了苹果(28%)。而RIM宣布把黑莓带到中国也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两相比较,中国市场带给RIM和黑莓的反差与失落,显而易见。

    即使如此,RIM仍然对黑莓在中国的“芝麻开门”感到兴奋。从2006年5月开始,中国移动已与RIM达成协议,面向集团客户推出了BlackBerry企业邮箱服务——但那时并未启动黑莓手机的销售。这就是说,用户要自己在海外购买黑莓手机,再到中国移动来开通黑莓的企业邮件服务。

    2007年10月23日,RIM公司和阿尔卡特-朗讯签订了在中国市场分销黑莓智能手机的战略协议。从那时起,TCL开始向中国移动提供唯一一款在中国生产销售的黑莓手机——BlackBerry8700g。消息一经公布,RIM的股价在当日纳斯达克的交易中旋即上涨了近10%。

    “2007年底,BlackBerry8700g在国内的销售已经陆续启动了。因为中国移动的网络很广泛,所以我们还要和各省、市的运营商沟通,虽然这个事情是总公司来协调,在济南、广州等城市,中国移动都进行了黑莓手机终端的发布活动,”RIM亚太区副总裁劳伟强(NormLo)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在今年5月份前,已经有各省的中国移动分公司在销售黑莓终端了。”

    不过,黑莓手机的销售过程,却和它的“主人”RIM公司没有太大的关联。在中国,卖手机的主角通常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们。但要知道,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手机都是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捆绑定制来销售的——你要走进沃达丰或AT&T的营业厅,然后再选择买一部诺基亚N910、iPhone3G或是BlackBerry9000。

    而这次黑莓进入中国,所采用的即是由运营商捆绑销售的模式——中国移动负责将黑莓手机卖给需要它的集团客户,然后与黑莓进行收入分成。“并不是BlackBerry自己来定价,而是由运营商来定价的,当然我们对他们也会施加一定的影响力,在全球和中国的经验都是这样。”劳伟强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不光是决定黑莓的定价和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将直接决定黑莓在中国的“身份”属性——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中国移动留给黑莓的道路只有一条:针对企业集团用户。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重要集团客户处经理张晓明曾对记者明确表示,黑莓在中国的销售“肯定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部销售经理进行直销的形式”。

    这就是说,黑莓要想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就必须接受它在中国不能直接拥抱个人用户的残酷事实——除非中国移动对黑莓的兴趣能迁移到个人服务上。看上去,这像是不折不扣的城下之盟。殊不知,并不是只有RIM迫不及待地需要中国市场的破冰,对中国移动来说,黑莓强大的企业级服务同样能帮助中国移动啃下一块坚硬的骨头——行业应用与集团客户市场。

    由于垄断的市场格局,中国移动在个人语音甚至数据业务上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移动在集团客户与行业应用上的短板尤其明显。为挖掘集团行业应用的市场潜力,中国移动在2005年成立了集团客户部,致力于为政府、金融、能源和教育等不同行业提供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只是3年以来一直成效不彰。

    而黑莓业务在中国移动的布局中,正好可以为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户提供移动办公的支持与服务,作为一款完美且成熟的产品,这是中国移动真需要黑莓的价值所在。

    “黑莓手机中国的销量不会太大,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的市场策略。”TCL通讯CEO刘飞说。准确地说,黑莓更像是中国移动的企业级软件服务平台,而不是一款真正意义的成熟手机。至于让更多黑莓的“粉丝”使用到更新鲜、更酷的黑莓手机,并不是中国移动真正在意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名黑莓的爱好者,而你所供职的公司又没有在中国移动开通集团用户服务的话——对不起,还是买水货吧。在美国,用户已经能够用最新款的BlackBerryBold直接从音乐社交网站Dipdive下载专辑,并同步保存在电脑的BlackBerryHomeServer上,这跟使用苹果的iTunes差不多。你还可以用你的黑莓手机添加Facebook好友——可惜这都与中国的用户无缘。

    倘若只局限于企业应用,黑莓是否会如它所愿迅速打开中国市场的局面?半年区区9000部黑莓手机的采购量让人不敢过于乐观。

    目前,黑莓8700g手机与已有的BlackBerry三种功能费套餐捆绑销售——它们包括398元套餐(赠送50MGPRS国内流量)、“两地行”498元优惠套餐(赠送100MGPRS国内流量和25M在香港地区的数据漫游流量)和598元套餐(赠送398MGPRS国内流量和2M GPRS国际漫游流量)三种形式。

[1]  [2]  编 辑:黄珊
关键字搜索:手机  RIM  黑莓  TCL  中国移动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