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消费日报
手机电池一机专用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废弃电池也可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然而,在利益驱动下,手机电池规格统一始终难以推动
6月14日,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开始强制执行后,人们又将目光锁定在手机电池标准的统一上。
作为手机必不可少的配件,手机电池企业一直是各自为政,多年来严防死守“一夫一妻”制。不同品牌的手机使用的电池尺寸、形状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也会采用不同的电池。也就是说,每款手机都配有其专用的电池,不能与其他型号和品牌的手机电池进行互换。一旦手机损坏、更换或丢失,而电池尚完好,若想把这个旧电池用在其他品牌或型号的手机上继续使用,是不可能的。消费者只有购买同品牌同型号的手机,原有电池才能继续保持“生命力”,否则就只能将旧电池打入“冷宫”。这不仅给消费者加重经济负担,给使用带来不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中国移动用户已达3.268亿,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4.8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部,平均每3个人就拥有1部手机。在带来通信便利的同时,手机的负面效应也日渐突出,尤以手机电池造成的环境危害为甚。如果按照平均每个用户每两年更换一次手机的保守频率计算,每年将有2亿部手机被淘汰。而用户一般都会配有两块电池,这样,淘汰下来的手机电池超过4亿块。有研究表明,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的水。手机电池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
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使业内一些人士将手机电池“疯涨”的原因归咎于手机电池的标准不统一,兼容性极差。
利益阻碍标准出台是什么原因造成手机电池标准、规格的不统一?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手机电池特有的一机专用,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电池标准不统一,虽然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但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而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更为手机电池企业获取稳定和高额的利润提供条件。
记者注意到,在许多手机电池上面都有标注,建议消费者使用原装原厂电池。虽然这不乏是手机电池生产商从安全角度对消费者提出建议,但也不能否认,电池是手机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国内一著名手机品牌的代理商向记者透露,手机电池既不是按电池容量,也不是按其形状大小,而是与手机的价位相匹配进行定价。如果按手机电池企业的原装配件计算,一个充电器的价格一般在60元左右,一块电池的价格则要80—600元不等。一款1000多元的手机,原厂配件的电池普遍在100元左右,而一款5000元的手机,电池的价格往往在400—600元。事实上,生产同一款电池,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据了解,从技术角度看,手机电池标准的统一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因为在手机内部设置统一标准的电池不会影响手机外观,就像各种电器产品,尽管使用相同的普通电池,仍可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产品外观。
事实上,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一款产品的零配件完全标准化后,价格就会全面下降。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标准化意味着需要在同质化的条件下竞争,惨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
同时,利润的大幅下滑更是所有手机电池生产企业都不愿看到的。虽然业界专家早就提出对手机电池标准进行统一,但却一直无人响应。可以说,标准化已成为手机电池生产企业高利润的克星。这是众多企业不愿推动标准化进程,甚至企图阻挠标准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
有关预测显示,随着充电器统一标准强制执行,仅原材料每年就可节约20亿元。相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的高速发展,业内人士称,标准统一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手机电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标准的制订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