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Sue Feng
对今年以来一直持有中国手机电池及部件制造企业比亚迪(BYDCo.)的投资者而言,该股的走势不能说是平淡无奇。
10月8日,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收于72.40港元(合9.30美元)的历史新高,而2006年底的股价为29.80港元。在接下来的五周里,该股重挫28%,11月13日收于52.15港元,此后略有反弹。周三该股下跌2.3%至60.65港元。
分析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在比亚迪创出历史新高的当天,花旗投资研究(CitiInvestmentResearch)将其评级从卖出上调至买进,12个月目标股价从43港元调高到了91港元。
手机市场的繁荣推动了比亚迪的增长。跨国手机巨头一直在中国购买手机和部件,比亚迪就从诺基亚(Nokia)和摩托罗拉(Motorola)等公司接到了不少订单。
花旗投资研究说,这两家手机巨头将在今后两年大幅增加外包给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香港科技业分析师梁骏(JimLiang)表示,他预计将高科技制造和部件业务外包给中国的步伐今后几年将会加速,而比亚迪将成为这一趋势的受益者,尤其是在手机领域。
其他分析师对比亚迪的热情并不高,但该公司的确拥有众多支持者。同样在10月份,JP摩根(J.P.Morgan)将比亚迪股份2007年底的目标价从72港元上调至82港元,同时维持增持的评级。
对许多分析师而言,比亚迪在依然繁荣的全球手机业务中处于有利位置。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利用其在电池制造方面的专长,开始生产采用替代燃料的轿车。
比亚迪是一家1995年在深圳成立的民营企业,依靠制造可充电锂电池和镍镉电池起家。2003年起,该公司开始投资手机部件生产和组装业务,今年上半年,此项业务已占到其全部收入的37%。
赛迪顾问(CCIDConsulting)驻北京手机业分析师黄静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手机制造中心。
2006年,中国共出口3.854亿部手机,占当年全球近10亿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来自中国海关(ChinaCustoms)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中国共出口3.759亿部手机。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手机部件销售额约合人民币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分析师预计,比亚迪在手机部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还会上升。花旗投资研究的数据显示,2006年,诺基亚将“手机机械部件解决方案”的15%外包给了比亚迪,而摩托罗拉外包给该公司的比例为3%。
JP摩根驻香港分析师CharlesGuo表示,诺基亚一直希望将比亚迪发展为其下一个主要的手机部件供应商,以更好地平衡目前的供应链。他说,现在这家芬兰公司严重依赖富士康(FoxconnInternationalHoldings),后者是鸿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旗下子公司。
比亚迪同富士康的竞争非常激烈。自2005年以来,两家公司一直存在法律纠纷,当时富士康的一些员工辞职后加入了比亚迪。
今年6月,富士康在香港向比亚迪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10月,富士康撤销了诉讼,但在几天后又重新起诉。比亚迪对诉讼进行了辩护。
比亚迪还希望将旗下的手机部件子公司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BYDElectronicsCo.)分拆上市。香港联交所11月22日针对这一上市计划举行了听证会。
分析师表示,比亚迪计划通过此次IPO融资8亿美元左右。中国国际金融公司(ChinaInternationalCapitalCorp.)驻上海分析师金羽(音)表示,此次IPO将促进比亚迪的长远发展。
部分分析师表示,他们对比亚迪股份持谨慎态度。高盛集团(GoldmanSachs)驻台北分析师张美龄(EmilyChang)在11月13日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与此次香港诉讼有关的风险可能会令全球手机厂商感到担忧,在考虑将业务外包给比亚迪时会更谨慎。高盛对比亚迪的评级为卖出,12个月目标股价为56.40港元。
对比亚迪新推出的电动汽车业务将会有如何表现,业内人士存在不同意见。比亚迪已在中国销售了超过15万辆轿车,主要是其开发的首款车型比亚迪F3。2007年上半年,比亚迪共售出37,000辆轿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
尽管销量有所增长,但JP摩根的CharlesGuo预计,比亚迪今年下半年的利润率还会下降,原因是其轿车价格大幅下调。另外他说,该公司的汽车产能过低也是一个风险。
不过,由于全球油价的上涨,电动轿车在中国吸引了各方关注。为了给其电动轿车提供动力,比亚迪在中国建设了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ChinaAutomobileIndustryConsulting)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表示,比亚迪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专长使其在与其他电动轿车厂家的竞争中占有很大优势。
贾新光说,如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那么比亚迪的前景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