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制造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三屏融合”凸显行业视角市场化转变
2009年6月29日 09:28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耀华

   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与管理研究所高级咨询师 李耀华

    “三屏融合”是在“三网融合”之后提出的新概念,已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之一。在经历了对“三网融合”的多年争论后,大家意识到与其纠结于三网融合的利益纷争,倒不如绕开网络,直接在客户终端的屏幕上实现融合。

    虽然三网融合和三屏融合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很强的差异性。从概念动因来看,三网融合基于技术角度,希望通过三网融合节约网络投资成本,实现高速、标准的网络接入;而三屏融合基于客户角度,希望通过随时随地提供优秀的内容资源,尽可能占有客户的可支配时间。应该说,三屏融合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通信行业由技术视角向市场视角的转变,值得肯定。另外与三网融合相比,三屏融合更容易得到客户认可,其推广难度也有所降低。

    笔者认为,三屏融合的发展,首要面对就是客户对三个屏幕的不同消费偏好:使用电视看重宽屏,高清,使用手机看重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使用电脑看重其强大的兼容性和丰富的互联网内容。由于客户偏好不同,导致客户对三个屏幕的定位有显著差别,要改变客户的消费偏好,难度显而易见。

    总体来看,三屏融合仍处于概念阶段,除IPTV外,尚未形成真正的商用业务。针对电信运营商,如果希望通过三屏融合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三屏融合的承载内容需要认真规划。三屏融合阶段,内容是最关键的竞争要素,优秀的内容才是真正吸引客户的根本,是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客户的消费偏好,除视频业务外,建议运营商重点将音乐、游戏(棋牌、体感游戏)、即时通信、理财咨询、远程控制作为未来的三屏融合业务。

    其次,自建平台、加强价值链合作,做好优秀内容的储备。由于运营商在三屏融合价值链上控制力相对有限,因此需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态,采取平台化运营、加强价值链合作的做法,以平台打品牌、以合作促创新。目前中国电信已建立了互联星空平台,构建了全国性的游戏中心,并准备建立全国影视运营中心。

    最后,对三屏融合承载内容的管理和控制是重中之重。运营商在未来三屏融合业务的运营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对内容的有效管理,这也将成为制约三屏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运营商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实现与广电系统在内容管理上的分工合作,以及如何通过后台支撑体系加强对内容的管理和控制。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三屏融合  三网融合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