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IT与互联网 >> 正文
济南:立足CIIIC 建设软件外包基地
2007年11月22日 19:54    新浪    评论()    

    日前,2007中国国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济南)高峰论坛成功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外包企业和专家,以及济南市信息产业局领导纷纷就外包市场机会和区域合作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司的报告,外包市场正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万亿美元的规模。目前,我国已形成一批外包城市和基地,济南就是近年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之一。而日本也瞄准了济南的优势,谋求与其共同发展外包产业。

    发挥五大优势

    发展软件产业是济南结合城市自身特点,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做出的正确选择,是走投入少、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2007年软件销售收入将达到160亿元,软件出口5000万美元。软件企业突破700家,收入过千万元企业100家,过亿元企业13家,过10亿元企业2家。累计登记软件产品1385个,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例达到90%以上。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全国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前列。山大路科技商务区成为长江以北仅次于中关村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2006年,“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相继落户济南,济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济南选择软件产业不是盲目跟进和追求潮流,济南有着发展软件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

    第一,研发机构密集,智力资源充足。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列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第8位,R&D和智力资源居全省之首。全市拥有科研技术机构300余家,各类科技人员40余万人,各类高校59所,在校生55万人。拥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所、职业院校10所、IT社会培训机构60余家,年培养技术人才2万人。

    第二,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良。济南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南端,连接京津、沪宁都市圈,是京沪、环渤海经济的发展腹地和产业承接地,具有参与东北亚经济圈、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良好条件。近年来,济南市积极打造良好投资环境,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是福布斯公布的中国最适宜开设工厂的20个城市之一。

    第三,人才稳定性强,综合成本较低。山东是孔孟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诚实守信,企业员工忠诚度高,平均流失率低于5%。济南生产及消费成本较全国同类城市低10%到20%,技术人才工资成本较国内一线城市低30%-50%,房租低50%。

    第四,信息网络完备,基础设施健全。济南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50%,居民宽带上网费用最低每月30元。为迎接十一届全运会,济南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齐鲁软件园技术支撑及配套服务水平国内一流,为企业创造了优裕舒适的现代办公空间和发展空间。

    第五,政府扶持力度大,政策环境优越。市政府与济南高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涉及软件外包、集成电路、动漫游戏、人才引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我们的做法是,其他兄弟城市好的政策我们参照执行,企业需要的符合济南实际的政策我们制定,一切为在济南发展的软件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打造五大产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任务,信息产业被赋予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决定在济南建设国家级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吸引和聚集IT创新资源,带动我国信息产业优化升级。从国家战略布局看,继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和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率先发展后,北方环渤海地区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列为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全国信息产业及数字装备制造业正在向该区域转移。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主要城市之一,具备了发展信息产业所需的产业基础、空间载体、服务体系等良好条件。

    总体思路。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高端引领、自主创新,环境优化、国际整合,循环集约、集群发展”的原则,以增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创建世界一流IT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集聚国内外名牌、知名企业、研发机构、集团总部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融资机制为支撑,发挥对环渤海湾经济区IT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

    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领航全国的IT产业创新集群和亚洲领先的信息产业基地,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3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在100家以上。

    总体格局。CIIIC建设遵循“一园两区”发展格局。

    研发区:在济南高新区中心区,规划用地1850公顷。研发区定位为核心功能区,呈“双核带动、两翼发展、三轴相连、Z字轴心”的空间布局,建设教育科研、孵化基地,研发基地,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基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等七大产业基地。

    产业区:在孙村新区,规划用地5600公顷。作为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区,呈“一心、三轴、三带、两片发展”的空间布局,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移,建设运输装备、电子制造、IT孵化研发、PC产业、电子制造及PC综合体、物流小区六类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集群:一是消费类电子和移动手机产业集群,主要是移动手机、消费类电子、光电子等。二是IT服务与企业软件集群,主要是开发与集成、IT外包、咨询、ERP、流程、门户与中间件、硬件维护与支持服务等。三是半导体产业集群,主要是通用型IC、ASIC与ASSP等。四是计算机硬件集群,主要是PC与服务器产品。五是其他电子产业集群,主要是工业电子、汽车电子与电信基础设备。

    在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方面,现阶段我们将重点支持ITO,主要涉及软件开发、测试、网络设计/开发与管理、信息技术咨询等领域。同时,逐步发展金融、保险、财会、医疗、人力资源、咨询分析、工程/研究开发、呼叫中心等领域的BPO。用五年左右时间,把济南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全球知名、具有品牌效应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到2010年,全市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软件出口突破5亿美元。

    落实五重保障

    技术创新保障:筹建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由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山东省政府联合组建,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37567平方米。研究院下设软件技术、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技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工程应用五大研究中心,将成为CIIIC高速发展的“创新引擎”。

    政策保障:全面落实《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园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园区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服务外包专项资金,落实CMM国际认证、软件出口、人才培训奖励补贴等。

[1]  [2]  编 辑:d2
关键字搜索:软件外包  济南    信息产业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