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业内持续关注且不容忽视的焦点,“2013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出现了‘3个70%’: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超过全部手机的70%;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超过70%;移动互联网对行业增长的贡献超过70%。”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在GTI峰会上提到的三个“超过”,无疑诠释了移动互联网的强大渗透力。
MWC2014的主题是“创造未来”,在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甚至逐渐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最大牵引力的背景下,产业链上层的所有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已意识到,传统电信市场的增长空间正在萎缩,必须在移动互联网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
而这种趋势较为明显的体现在,一是通信运营商,从通信运营向移动互联网运营、向整合者角色转变;另一个是设备产品从传统通信设备向移动互联网综合入口、向移动互联网生活一体化硬件平台界面转变。
新融合:运营商谋转型
中国移动在GTI峰会上发布了《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根据《白皮书》的规划,中国移动将启动融合通信端到端系统测试,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现网测试,预计在四季度实现试商用,2015年中实现融合通信的全面商用。同时中国移动在展会上联合三星、索尼、华为、酷派、青橙等五家终端合作伙伴全新展示了新一代“融合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融合通信”,是把手机中原有的“通话”、“消息”、“联系人”这三个主要入口从运营商的层面直接与手机整合,变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融合通信真正将流量作为各类通信业务的核心,传统的语音、短信等也将优先使用流量通道。
移动互联网使用户的上网时间碎片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上网习惯,用户使用流量的场景远远多于使用语音和短信的场景。此外,许多互联网公司推出的业务使运营商的流量管道化,并且在逐步蚕食语音与短信的市场。
基于此,运营商开始发展融合通信,较互联网公司更前置的抢占了用户入口,使流量管道增值化,同时可在此基础上拓展各类新业务。而这种融合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是新价值模式对旧有价值模式的替代。
中移动相关省公司人士认为,这一融合趋势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用户的关注度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同时,客户需求的加速释放使得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开创出新的价值模式和价值链,从而获得多方的共赢。
新业务:更加贴近用户
基于任何产品都能成为智能化通信类产品,以及在不增加用户任何额外负担基础上,使各个场景的应用更加充实的发展理念。在本届MWC上,设备产品呈现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一些传统的商品被融入了通信元素;一些新型商品被融入了多种通信功能,从而适用于新的场景,“移动互联”的标签无处不在。
这一趋势也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融合产品出现,更重要的是还会有更多基于此的应用出现,从而创造新的市场。
诸如三星推出整合了可识别指纹Home键、内置的心率监测器以及新型对焦等功能的Galaxy S5;华为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带蓝牙耳机功能的智能手环——TalkBand;富士通推出了语音助手原型系统;福特发布新一代SYNC Applink平台;沃尔沃与爱立信合作推出车联网云……
尤其爱立信展示的印刷电子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形成的“纸联网”,更是预示着未来人们身边任何普通设备都有可能智能化,互联世界与我们并不遥远。据介绍,纸联网就是根据印刷电子确定惟一身份,并将人体作为线路,与联网智能手机相连。
其实,从三星、华为、爱立信等厂商的推陈出新,到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决心和觉醒,其想尽办法“贴近客户”的举措也预示着整个互联网正由以运营商主导向以普通消费者为主导转变,而这些“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掌控客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