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627期 >> 深度报道 >> 正文
Strategy Analytics: 4G运营需兼顾综合服务体验及产业良性发展
通信世界网 http://www.cww.net.cn 2014年2月24日 13:54
标签:LTE 资费
 

对话嘉宾:

Strategy Analytics

无线运营商战略分析师  杨光

Strategy Analytics

无线终端战略分析师  李杨

随着LTE融合发展成为全球共识,LTE的现网运营已经成为全球运营商的关注焦点,包括LTE品牌打造、资费设置、终端普及等方面成为整个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LTE的产业机遇期已经全面到来,本期《通信世界》专访了Strategy Analytics的两位分析师,为读者分享LTE的全球运营经验以及如何把握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

LTE融合部署亟待FDD牌照发放

《通信世界》LTE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趋势,对于运营商而言,LTE的融合发展也带来了较多挑战,您认为运营商该如何应对?

杨光:从全球来看,LTE发展势头非常好,与互联网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国外运营商在运营LTE网络的过程中确实面临一些挑战,如日本软银目前对于LTE终端的发展以及iPhone等智能手机对TD-LTE支持力度较为担忧,然而我认为LTE发展趋势是向好的,这些问题也会逐步解决。目前iPhone已经支持TD-LTE网络,同时LTE终端的提升是可以预见的。从中国市场来看,LTE的融合部署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毕竟FDD LTE牌照尚未发放,融合可能需要等到FDD牌照和频谱时间表确定之后再谈。

另外,从广义上讲,融合要求不同的技术之间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Sprint用FDD作为全国广覆盖,TDD覆盖重点城市热点,这就是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这需要结合各个运营商不同的情况及监管要求去具体分析。

《通信世界》结合国内运营商的LTE布局来看,中国移动的步伐最快,同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在进行适当布局,然而其困惑较多,您如何看待这两家运营商的LTE运营策略?

杨光:根据现在已经看到的情况,中国联通的策略更加明确,联通HSPA+在一定程度上尚能满足用户的入网需求,他们可能还在等待时机。一方面是有市场需求,一方面网络建设需要投资,两个方向一个是“拉”,一个是“推”,互相作用。对联通来讲,现在“拉”的需求,目前的网络就能满足。而推动力方面,联通在网络建设的投资、财务方面应该也有一定压力。所以对联通来讲,目前LTE建设可能会更平缓一些,不会像中国移动那么激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排除未来竞争压力之下,可能会有进一步加速。要看2014年竞争对手LTE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容量的变化。

中国电信情况相对更复杂,毕竟中国电信CDMA网络能力比HSPA+较弱,所以中国电信的LTE部署动力更强,但是还要取决于监管机构对LTE牌照的讨论。我认为无论如何,FDD的牌照发放时间表还是越早明确越好。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产业环境,运营商都需要对经营策略做准备,同时终端厂商需要做自己终端形态的准备,这些都需要时间。时间表越早明确,越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LTE资费并非越低越好

《通信世界》LTE的资费设置也是LTE全面运营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用户对于LTE的资费也有颇多争议,您认为国内运营商应该如何获取用户的信任,后续的资费该如何设置?

杨光:从国际市场看,LTE资费体系趋向简单透明是全球的趋势。国外运营商也经历了从复杂、多种资费并行,向透明、简单资费过渡,这个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达到这种境地的话,消费者就会逐渐地对运营商产生信任。因为毕竟中国的运营商经过长期的运营,其品牌认知度依然还在,我想消费者不信任的情况不会非常突出。

对于目前4G来说,“一晚上流量消费一套房”的言论也确实太夸张。从我们的角度看,移动现在的4G资费结构比较符合国际潮流。我们看到不管是欧洲、日韩还是北美,像中国移动一样推出的多终端共享,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有效的拉动流量消费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成熟市场,因为智能手机占有率很高,且趋向饱和,运营商需要寻找下一个热点,这个增长点可能是平板电脑,也可能是消费电子产品,也可能是车联网,多终端共享方式是比较有效的拉动其他新设备入网的方式。不但是对中国移动现在还是以后都有较大裨益。

对于资费的高低,就消费者本身来讲,结合我们在英国、美国的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并不一定全部希望资费套餐全部不限量,消费者选择运营商的时候,资费仅是一方面,但是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其实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我认为资费并不见得是越低越好,4G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服务体验,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研发积累决定LTE终端市场份额

《通信世界》2014年被视为终端公司发力LTE的关键一年,您觉得终端厂商,在进入LTE终端市场的时候,他们应该重点跟进哪些领域?

李杨:这几年国内很多终端厂商在研发上过度依赖于芯片厂商,LTE市场需求摆在面前,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能不能快速进入这个市场,则需要看企业多年研发的积淀。所以第一波能够赶上LTE潮流的终端厂商,其实他们都是研发方面有深厚积淀的终端厂商,在第一波潮流中可以用高通的平台快速地让其产品面市。

另外一些虽然可能在2G、3G时代做得很好的终端厂商,由于他们过分依赖芯片厂商的解决方案,就得等芯片厂商解决方案的完成时间。这就使其丧失了进入LTE市场的先机。

从中国移动入库的30多款LTE产品来说,80%的终端设备采用了高通平台。这些厂商都是多年基于高通平台研发,所以第一时间能够赶上市场潮流。其余厂商还没有真正的LTE产品线,那么可能就得等芯片厂商如MTK、展讯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通信世界网

 
【作 者:赵光磊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昵称:  验证码:

 
关注通信世界网
 
 
官方微信
“cww-weixin”(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于获得独家的CWW视点分析、最新的通信资讯。
 
 
专家观点
李进良:4G发牌更有..
虽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起步较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移动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最新专题
  • 1

  • 1

  • 1

  • 1

通信百科
 
华为引领全球100G波分商用..
从GSM到TD-SCDMA,再到TD-LTE,数据IP类业务在基站回传..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rss
人民邮电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中国通信学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
中国邮电器材公司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服务网络委员会
爱购服务器之家
新浪科技
搜狐IT
腾讯科技
凤凰网科技
人民网无线频道
中国通信网
移动Labs
中华电子网
通信产业网
企业网
In-Stat
IT价值联盟
中国软件资讯网
通信人才网
慧聪通信网
CTI论坛
CIO选型网
CTO技术网
美通社
赛立信竞争情报网
CRS通信学社
ZDNet至顶网
和讯科技
博趣·兴趣门户
呼叫中心频道
运营与增值
信天下企业短信
新电子
OFweek光通讯网
中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