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互联网天地 >> 2012年3月 >> 特写 >> 正文
 
浅谈后3G时代电信资费的公平问题
http://www.cww.net.cn   2012年3月19日 18:20    

另一方面,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又显得过于慎重,其向ICT全面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也远落后其国外的同行。

因此当BT、FT等国外电信运营商凭借其ICT成功转型的优势,在国际通信服务领域攻城略地,对国内市场和基础电信业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的时候,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仍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基础电信业务和用户规模来拉动收入和利润。

由此可见,国内电信运营商在业务转型上的踯躅,以及国际化的逡巡不前,使得运营商过于依赖语音和数据接入等基础电信业务;也就造成了国内的基础电信服务,其资费水平相对于国民收入相对较高的局面。

在沸腾的民意和不断的质疑面前,运营商即便有心大幅降低资费水平,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国有上市公司,既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又在资本市场承担着确保股价稳定的义务。

因此,要真正做到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降低,尤其是关系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基础电信服务资费水平的降低,除了加大市场竞争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推动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转型,降低其对国内电信市场和基础电信业务的依赖程度,使其有意愿,也有能力降低电信资费。

使用公平

如果说交易公平是确保电信运营商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话,那么使用公平则是确保每个公众电信用户都能够公平地使用网络资源,对网络的使用享有平等接入的权力。

一直以来,各国在固网宽带接入业务上,大多采用的是固定带宽、包月不限流量的计费方式。

这种计费方式简单明了,易于管理并有利于早期拓展用户,自固网宽带业务出现以来,基本上成为了固网宽带的主流计费模式,以至于不少电信运营商在开展3G无线宽带接入业务时,早期仍采取了固定带宽的包月不限流量计费模式。

包月计费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但随着固网宽带和无线宽带用户的增加,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原因很简单,互联网文件分享技术的发展、基于P2P技术的软件工具的应用,以及互联网视频业务的发展,使得包月计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对通信网络的过度占用,从而侵占了其他用户对网络的合法使用权。有统计数据显示,不到5%的用户,占有了互联网70%以上的流量。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尽管大家都支付了同样的包月费用,在网络应用高峰时段,部分用户依靠P2P工具占用了网络的大量带宽,而有的用户却连基本的网页浏览和邮件收发都无法完成。显然,在同等资费水平的包月模式下,少数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过度占用,侵害了普通用户公平使用网络的权力。

如果说网络的过度占用,在固网宽带应用上对普通用户的影响还可以容忍的话,那么在移动宽带应用上,由于无线带宽的有限分配和无线频谱利用率的限制,无线网络的过度占用行为,已经对普通用户的正常网络接入速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那些早期推出了无线宽带包月服务的电信运营商,一方面逐步停止办理移动宽带的包月服务;另一方面,在技术上,对现有包月客户的无线接入行为加以限制,即在3G网络中引入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技术,具体方法包括:用户在达到一定无线流量前,可以享受最高的接入速度;而在达到设定的正常使用流量上限后,即降低用户的接入速度,以体现对其他用户的公平。

而在固网宽带服务领域,电信运营商也出现了按照流量进行计费的呼声和尝试,部分运营商也采用了类似于移动宽带那种对超正常流量用户进行限速的手段,虽然其步伐并不算大,但这代表了运营商确保用户公平接入网络的决心。

由此可见,电信用户在与电信运营商有关资费的博弈过程中,既要追求资费水平的公平,也要追求在网络使用上的公平,确保每个用户都能够公平地使用网络。通信世界网

[1]  [2]  [3]  
来源:《互联网天地》   作 者:葛逊编 辑:葛逊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互联网天地  电信资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