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21期 >> 技术方案 >> 正文
下一代网络 大步走向融合
2009年6月25日 10:59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黄海峰

    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宽带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发展,运营商也采用了更加积极的、先进的技术,对网络进行宽带化的改造,以支持更多的新业务和融合的业务。可以看到,下一代网络领域的重点是宽带网络的建设、网络和业务的融合。

    在“2009年全球下一代网络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表示,业务网经营主体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在下一代网络中,运营商作为电信业务网惟一运营主体的局面将可能被打破。

    那么,现今电信行业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它面临怎么样的挑战?而国内运营商又将如何迎接这个挑战?

    网络必须实现开放、高效、低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比通信领域的发展速度更快。电信这个领域现在正受到来自互联网的进一步的挑战。

    对于如何通过创新的技术,加速整个网络向未来的演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魏冰在论坛上表示,运营商应该更加好地去打造基础设施的,来应对未来的挑战。那么,运营商对于未来的网络、业务和基础设施要求是什么?魏冰表示,运营商对下一代网络主要有以下三个需求。

    第一,高品质、低成本需求。只有网络降低成本,运营商才能够有盈利空间。也就是说,运营商需要一个能够实现整个产业、行业正循环的网络。第二,网络必须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体系。它应该具备全方位的融合能力,因为当面向未来的移动互联网、ICT产业界去做整体的网络解决方案的时候,运营商面对的用户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第三,在整个价值链上,网络要有很好的服务能力。这里面包括了注册、QoS、计费、网络管理等等,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努力获得这样的服务能力。

    近期,业界普遍关注采用IMS技术来更好地支持多媒体的业务,实现网络的融合。中国移动研究院也在积极探讨一个可运营、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网的体系,这个体系被称之为DSN。魏冰介绍到:“它是位于互联网和业务之间,更多地采用了P2P、IT等技术。它可以提供互联网的业务,也可以提供电信业语音的业务。在整体的网络里面,能够实现运营商原有电信网的计费、QoS、安全等等机制。”

    同时,魏冰就DSN的发展现状做了阐述:“DSN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事实上我们也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体系架构,它需要我们在很多的地方不断的完善,才能够达到我们真正预想的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创新技术、加速网络演进,才能够真正地应对互联网、电信业发展带给我们的挑战。”

    三大技术趋势推动业务发展

    全业务的运营涉及到网络的方方面面。终端、接入、网络、业务内容、IT支撑等各个层面都必须提供相应的能力,才能保证全业务运营功能的实现。所以,运营商正在不断地发展融合性的宽带全业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在会上表示,业务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是用户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业务的生成,比如说Widget。第二是业务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者是并存的。“中心化”比如说云计算,是大家共享的资源。“去中心化”比如说P2P,这是由于网络与终端的智能化也在提高。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和终端的应用平台越来越走向开放,特别是Web逐渐成为了最大的业务平台,所以现在业界关注如何把互联网的平台充分利用。第三是终端上的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向业务平台延伸,而业务的平台不断地适配各个手机的操作系统,来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业务。

    中国电信正在积极地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据了解,中国电信的将客户分为三类:政企客户、家庭客户、个人客户。赵慧玲表示:“我们是朝着融合的业务和给用户带来更多方便的业务发展,当然技术上存在着很多的障碍,但是我们也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在融合技术上的难点,为大家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宽带的业务。”

    全业务融合集中四方面

    从国外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融合的发展路径来看,初期的表现都是移动、固话和宽带的简单业务组合。通过对三大运营商业务融合和全业务发展的思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全业务融合正处于这个初期阶段,下一步需要大力去做的是各个运营商加强深度融合产品的开发工作。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工程师李林园认为全业务融合实现的路径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推进IMS的网络融合,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通,为真正的全业务融合奠定基础。可以预测,在已融合的架构下,用户不管采用哪种终端来接入,都能实现统一的业务平台接入、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计费。

    第二是终端的融合,要通过多层面的终端的融合来提供终端业务的感知。终端的融合对于全业务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感知层、业务层、供应层和操作平台层的融合。

    第三是应用层的融合,运营商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来鼓励第三方的发展。运营商要在自己和下游用户之间建立一个内部的开放平台,吸引平台创新的资源,鼓励用户参与内容的制作。同时,运营商和上游产业要加强开放与合作,共享用户的需求信息,建立快速和灵活的机制,缩短产品上线的周期。

    最后是服务的融合,包括多载体渠道体系和后台系统的支持。在多载体渠道体系中,运营商既要通过传统的渠道加强渠道的覆盖力,还必须把重点转向电子渠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渠道的发展,而且可以降低成本。除了多渠道的载体以外,运营商还需要后台系统支持,从而通过业务管理系统来实现业务帐单的统一和全业务融合。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下一代网络  蒋林涛    全业务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