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01期 >> 运营市场 >> 正文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奥运年攻克三大网络难题
2009年2月10日 11:32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赵经纬

    第二,领导亲自挂帅,何宁总经理将TD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分片包干。

    第三,公司依靠多年来形成的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紧抓网络优化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将网络优化工作分解到各环节的关键点,并对其进行控制,这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第四,用技术创新优化和提升工作效率。TD本身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一方面公司需要做好维护和优化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创新不断解决新发现的问题,促进TD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产业链各方,促进产业链的完善;也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带动网络优化效率和网络质量的提升。比如奥运期间的技术创新,保证了网络极高的可靠性;再如奥运期间部署的双塔应急车,同时提供了3G和GSM覆盖等。

    谈到TD网络的重大突破,赵鑫认为,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3G服务奥运,最大的突破是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事业的发展,履行了“3G服务奥运”的国家承诺。中国移动向奥组委赠送了15000张TD卡,在赛事期间向公众提供了3G服务,同时向奥组委提供了许多基于TD的公交调度等特殊行业应用服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作为一线建设和服务力量,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期工程已进入网优阶段

    奥运后,公司将TD的建设目标调整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地进行网络优化。

    赵鑫介绍说,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公司在优化过程中发现由于选站困难及TD覆盖能力比GSM弱的原因,仍存在某些区域不能满足用户覆盖要求的情况。因此,目前网络的基站数已远超原定计划,而且补盲基站的建设工作仍在进行。

    在一线工作中,赵鑫说,到目前为止发现终端的性能问题对用户的感知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下一阶段,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工作不仅涵盖网络建设、优化和维护,使网络质量越来越贴近用户感知和用户需求,更要与终端厂商协同进行TD终端方面的推进工作,这也是与之前GSM时代网络建设不同的地方。

    京津高铁,施工难、技术更难 多面作业解决施工难

    京津高铁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际高速铁路,为其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是中国移动向奥运献礼的一个重大工程。京津高铁的网络建设于2008年3月20日开始施工,但由于突发原因,工程从5月底到6月底一度中断。当再度开工时,离通车日期只剩不足一个月。京津高铁通信建设项目北京段内需要竖立8米长的水泥灯杆780根、20到35米长的钢杆52根,而截至7月10日还有近40根灯杆没有安装。时间紧、任务急、技术新,需在三个方面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专业人士都明白,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度之大非同一般。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网络部的王晋龙负责与网优、工建、传输等部门配合,进行协调流程、策划和把控技术方案、组织和监控施工、管理后期质量优化等工作。一方面要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应对时间紧张的问题。王晋龙介绍说,该项目于2007年12月立项,在此之前进行了大量的预研、可研、设计等技术研究工作,2008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7月进入冲刺期,8月为正式运营期。

    8月1号之前的一个半月,中国移动投入了大量人力进行建设,其间困难重重:第一,当时高铁已处于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期间不能施工,每天只有早、晚6点至8点两个时间、共4小时的施工时间窗口;第二,当时天气炎热,常常下雨,而下雨时不能进行灯杆的高空作业,也阻碍了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为了保证北京良好的空气质量,许多水泥厂停工,水泥等施工用料和运输车辆无法保障。同时,施工人员也得不到保障。

    7月10号晚8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领导连夜决策,决定全公司总动员,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确保7月28日前完成网络的建设和优化。于是,网络部、传输中心、工建中心及铁路等部门、多个施工面同时作业,最多时有500人同时开工。

    技术创新突破覆盖难

    高铁通信覆盖建设中,在350km/h的时速下如何解决信号覆盖、多普勒效应、频繁切换、专网切换、边界位置更新以及风荷影响等等,这些都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网络部的李欣然介绍说,移动通信的畅通需要保证手机不断的计算,并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当这种联系中断后,就会导致用户掉话,降低用户体验。从GSM的标准规范来看,现有蜂窝网结构仅能保证250km/h极限速度下稳定的网络切换成功率,更高速度下多普勒频移会导致解调性能的下降,难以保证网络性能,而大量用户从一个小区过度到另一个小区所带来的网络冲击很难控制,会导致大量网络切换的失败;另外,移动电磁波信号需穿透车体实现手机和网络的互通,新车体由于使用了新材料对信号构成了严重的屏蔽影响。因此必须对高铁网络的规划做出技术突破和创新,以实现成功的切换,解决技术难题。李欣然向记者介绍了两个主要的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体制、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改变原来的蜂窝网结构,采用数字光线拉远技术。第二个创新是对高铁列车进行专网覆盖,用户只有在进入车体时才进入该网。专网覆盖能保证最高效的网络利用,避免普通用户对专网的影响。

    以上技术创新加上良好的优化、调整保证了京津高铁沿线良好的通话质量。而该项目的建设并未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王晋龙介绍说,其他国家对列车的通信要求不像我国这么高,国外对铁路的通信覆盖是以铁路调度为目标,因此是低速数据服务,而不关注列车的个人服务。欧洲的GSMR是为了适应高速的列车调度而设计,不关注用户的掉话率等指标。而在我国,如此长距离的高速通信覆盖也是首例。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全线里程较短,与京津高铁的通信覆盖情况不同,其覆盖方案并不适用于京津沿线;京津高铁通信覆盖借鉴了上海磁悬浮的专网理念,但在具体设计时做出了巨大创新。京津高铁移动通信网络的成功覆盖,为今后的京沪高铁移动通信覆盖做出了成功试探。

    结束语

    “网络是我们的生命!”这是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云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公司对网络质量的重视程度。

    因为奥运通信的需要,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提前拉开了大规模网络建设的步伐,率先进入3G时代。在全业务竞争的压力下,网络质量依然是3G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2008年攻克三大难题,一方面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也为通信业开创新局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北京移动  奥运  网络难题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