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01期 >> 运营市场 >> 正文
华为的2008
2009年2月10日 11:02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王涛

    2009年1月7日,中国3G牌照正式发放。纷扰多年的中国3G话题在这一天终于水落石出。就在其他设备厂商对此纷纷发表“声明”的时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高级副总裁徐直军接受了媒体采访。从中,有关华为公司2008年度的运营状况被一一披露出来。

    233亿背后

    通过此次沟通,华为正式对外公布了2008年度经营数据:在这一年,华为总计获得了233亿美元的合同销售额,其中海外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75%,这比上一年度的72%又有所上升。

    从华为出示的自2004年以来的合同销售增长柱状图来看,2004年,华为合同销售额尚为56亿美元,同年的海外销售份额比例为41%。其后几年,华为销售总额的年均增速基本都高于40%(见表1)。由此可见,华为历时多年征战海外市场的努力正在源源不断地获得丰厚回报。

    作为积极纳税的企业,徐直军表示,华为2008年总上交税收是12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8年底,累计交纳各项税收已经达到525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徐直军还表示,公司财报经KPMG审计后将公开发布。对于当下外界较为关注的华为公司现金流问题,他表示,目前大概预计“2008年的收入是170多亿美金,经营性的利润率大概是10%以上”,与2007年相比,2008年华为的“经营性利润率、现金流、净利润都有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华为的现金流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再被外界放大。从徐直军披露的数据来看,华为应该是很好地把握了企业快速成长和财务平衡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对高资金密集型的通信设备企业尤为重要。正如徐所言:“企业的发展速度,需要考虑企业的资金、能力等状况,要取得平衡,所以要控制节奏。”

    CDMA价格战真相

    中国电信在2008年的C网招标曾引发了一场震动国内整个通信业界的价格大战,华为作为当事者之一,自然也成为外界关注和猜测的对象。徐直军在接受采访时也没有回避这一话题。

    “在我们这个行业,设备替换是免费的,所有厂家都是这样,也不仅仅是在中国,海外也是一样的。我们这次在替换老设备方面有优惠,基本上是免费替换的。”徐直军以一种极为坦诚的态度回答了《通信世界》周刊记者的提问。同时他强调,“在扩容和新建方面,我们完全按照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提供设备给客户”。

    当年,由于原中国联通在首次建设国内CDMA网络时选择了IS95制式的设备,导致以CDMA1x为重点研发方向的华为在国内CDMA网络市场上的份额几乎为零。而随着中国电信在今年获得CDMA牌照,以及原有CDMA网络设备将向3G标准升级,也意味着市场洗牌时机的到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的势在必得也是一种必然。

    徐直军也认为,此次国内电信业的兼并重组对华为来说是一个机会,但同时他表示,价格战手段在以后的市场竞争将难以再现。“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谁还会牺牲自己去打价格战?电信行业将进入一个理性竞争阶段。”据他介绍,华为CDMA产品线在2008年的销售额为10亿美金,而“CDMA整个产品线在2008年继续保持盈利”。

    据了解,在2008年的中国电信C网一期招标中,华为进入了北京、西安、广州、天津等城市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市场。

    另外有消息表明,由于个别厂商在设备交付、建设服务上出现问题,导致中国电信在当下的C网建设过程中重新调整了一些设备合同的归属,因此个别厂商的C网订单旁落他人,而华为则是其中的受益者(华为因此在原有30%无线基站份额的基础上又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这应该有赖于华为强大的交付能力。“我们的电信设备供应是面向全球的,每年出货量很大,所以这次中国电信CDMA项目中,我们两个月就完成了交货。”徐直军透露,目前华为C网设备的交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1月底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将全部完成”。

    海外市场再突破

    2008年10月,华为宣布获得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贝尔(Bell)的UMTS/HSPA网络设备合同。这也标志着华为继2007年获得美国运营商Leap的cdma2000网络合同后,在北美市场上取得了全面突破。

    北美市场对于国内厂商而言无疑是块硬骨头。用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要想在北美获得订单,企业必须做到技术上的创新和领先”。据徐介绍,当时,Telus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它在考察了全球多个HSPA网络的实际表现后,发现华为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华为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平滑演进到LTE,目前只有我们能做到这一点。”

    “2009年,我们在北美市场上的表现要超过2008年。”对于美国市场,徐直军依然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

    在2008年,华为的主流产品已经规模服务美国、日本和欧洲领先运营商,在全球排名前50的运营商中,华为已经攻克了其中的36家。同时,其新兴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高。

    高达75%的海外销售占比显示了华为在全球市场上超强的竞争实力,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块市场也很有可能会给华为未来一段时期的总体营收带来不确定因素。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愈发显现出来,海外运营商压缩投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因此,华为希望在今年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收入的设想将面临严峻挑战。

    对此,徐直军看到的则是硬币的另一面:“对华为来讲,我们从这次金融危机看到更多的是机会。”在他看来,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运营商会适当降低成本,但同时它们也会寻找一些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合作伙伴。“目前来看这个伙伴最好的选择就是华为,所以我们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华为改变格局、提升市场份额难得的一个机会。”

    以他的判断,即便有金融危机的压力,但是个人通话消费基本上不会减少,与此同时,以降低成本为诉求,企业用户的通信消费反而会扩大,极有可能还会增加相应的投入。综合来看,运营商的收入不会有明显变化,而运营商严格按照运营收入确定的投资数额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3G的颠覆力

    与海外市场隐含诸多不确定因素相比,接下来的国内市场则会完全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在2008年国内完成运营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工作之后,三大运营商3G建设规划相继出台,藉此,国内电信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全球市场上屈指可数的热点之一。

[1]  [2]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华为  2008  总结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