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382期 >> 特别策划 >> 正文
电信级以太网城域网演进的必经之路
2008年9月1日 13:48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武汉烽火网络有限公司 詹翊春

    近年来电信级以太网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首先是来自业务融合的应用驱动,其次是各标准化组织的积极行动,最终还是得益于以太网自身简单、灵活、扩展性好和性价比高的特性。分组和宽带作为业务融合的技术基础和基本特征,使得分组化的网络融合成为必由之路。而以太网恰好是目前最主要的IP业务承载技术之一。作为目前惟一能够从10Mbit/s无缝扩展到10Gbit/s的网络技术,以太网技术不断被运营商和厂商所看好,促使其应用逐步从局域网城域网,乃至广域网延伸。

    国内重组带来机遇

    电信重组的启动,以及未来3G牌照的发放,必将结束国内移动和固定长期分业经营的局面,而创造全业务运营的环境。新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将基于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地谋求自身发展,因此不同的运营商针对自身基础资源实施的技术部署也各不相同。

    在家庭用户和大客户市场,新电信可利用市场的先发优势,以及庞大的物理基础网络,通过更低的技术成本提供更高的带宽,提高技术实现的稳定性和维护便利性,与其网络资源、客户资源和城域网运营能力协同运作来巩固市场占有率。新联通基于原联通和网通的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实现全业务运营,但是整合工作较为复杂。

    另一方面,单纯的企业重组,并不会改变竞争格局。即使在运营商获得移动运营牌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还有多少发展空间,仍需要深入挖掘。在这种情况下,固定与移动的融合(FMC)成为新电信和新联通的必然选择和未来业务的重心。FMC的实现体现在商业运营、承载层、业务、控制层以及终端接入层等多个层面,分为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等阶段,在实践中将根据具体的网络现状和业务策略循序渐进。由于承载网和业务网分离,并且移动与固定的承载网天然就具备融合的条件,因此建立多业务承载网是全业务运营商可以立即着手开展的工作。对于新电信和新联通而言,如何以较低成本快速建网是关键。

    新移动将无惧重组格局,但将受制于非对称监管,短期内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考虑到其相对完善的MSTP移动承载网络资源,以及一定的分组业务承载和处理能力,IP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TDM和IP混合业务将长期存在。如何低成本地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网络转型并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是新移动主要思考的问题。

    重组后的三大运营商都是希望通过业务捆绑来提高用户的APRU值,快速地提供新业务以及采取跨域和融合的解决方案,来降低全业务时代带来各种各样复杂的网络而造成的运维成本的提高。而以上这些需求恰好与电信级以太网灵活简单、高效可靠、扩展性强、部署方便、成本低廉的特性不谋而合,从而为其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以电信级以太网在IPRAN应用为例,其优势在于:第一,能够提供端到端电信级的数据传送,具备类似电路的服务质量和高可靠性;第二,直接采用以太网承载IP业务,避免了协议之间的转换和封装带来的开销;第三,降低建网成本,符合网络整体IP化的趋势。

    未来发展殊途同归

    在城域以太网论坛(MEF)的网络参考模型中,重点引入了两个术语:UNI和EVC。这两个术语在传统以太网领域很少应用,但是在通信网中应用较多。在这里引入UNI主要是为了强调运营商网络与用户之间的定界问题,从而为以后的业务控制、OAM等功能提供明确的功能分界点。EVC这种逻辑管道的概念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依靠在有限的网络资源里构建统计复用的逻辑管道,流量可以有效地隔离开来,通过对逻辑管道及其中的流量施加相应的控制,电信级以太网就具有了比较完备的流量控制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以及对于同一用户的不同应用进行区分化的服务。

    对于承载/传送领域而言,原来以2Mbit/s或SDH的155Mbit/s为颗粒的基本单位将不再成为最常用的用户接口来使用。新业务的接口主要是针对数据应用,同时一些传统的业务也转移到IP的承载方式。业务的接口形式也更多地变成了以太网接口。随着TDM业务的相对萎缩及业务IP化引发的IP化承载的逐渐成熟,承载设备要从“多业务的接口适应性”转变为“多业务的内核适应性”。

    基于电信级以太网的传送技术发展主要包含两大方向,一是增强型,它从以太网自身的基本协议机制和帧结构出发,不断完善相关协议标准,从而丰富以太网的相关功能,从而成为电信级的网络技术。这方面以增强型以太网、PBB-TE为代表;二是叠加型,它通过与其它相关技术结合来弥补以太网技术的一些天生不足,利用其它技术来承载以太网业务以满足运营级的要求。这方面以EoT/EoS、EoMPLS、MPLS-TP等为代表。

    城域以太网论坛(MEF)给出了电信级以太网业务的定义,而该以太业务的物理承载技术却可以是任意的,只要满足其五大特性需求均称之为电信级以太网。从该定义的角度来看,上述技术方案,均是相似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均符合电信级以太网的要求,满足实现多业务承载的需求,主要区别在于参与处理的层面不同。至于选择何种演进与技术方案,不同运营商根据自身的网络条件可能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实现成本应该是最后决定性的因素。

表1  当前以太网技术研究的热点

    目前基于电信级城域以太网的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基本成熟,主要技术体现在满足电信级网络要求的扩展性、业务保护、QoS保障、TDM支持和业务管理上,再加之传统以太网的扩展性、高带宽和价格优势等,电信级城域以太网逐渐具有电信网所要求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成为未来全IP网络和目前移动与固网融合(FMC)重要解决方案。在市场选择方面,未来采用分组化综合承载是大势所趋,而具体采用那种技术或平台还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中,并没有最终的定论。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以太网简单、灵活和低成本的特性,一个“瘦”的控制平面应该是运营商所希望看到的。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电信级  以太网  演进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