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382期 >> 奥运通信 >> 正文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鼎力保障奥运开幕
2008年9月1日 13:25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赵经纬

    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上演。这场万众瞩目的精彩大戏,不仅有10多万人亲临现场观看,还在全世界进行同步转播。作为本届奥运会独家移动通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无线通信保障这一神圣使命。而作为主办城市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为奥运会开幕式提供了成功的移动通信保障。

    开幕式高峰话务量为平时41倍

    那些进入“鸟巢”亲历开幕式现场的幸运者们,在自己充分感受开幕式表演的宏大壮阔与精彩纷呈的同时,更希望与亲朋好友乃至全世界分享这一神圣时刻。8月8日晚,手机成为人们在鸟巢内外传递信息使用频率最高的通信方式。话务高峰无疑对移动通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开幕式话务高峰发生在8月8日19点到20点,话务量为平时同时间段的41倍。

    为保证开幕式的通信保障万无一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很早即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奥运专项网络能力规划和设计工作,特别为举行开幕式仪式的国家体育场进行了专项预测,根据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了5分钟力度的峰值话务预测,按照“鸟巢”的总坐席数、入座率、用户比率等指标,预计忙时的最高话务量情况,在国家体育场规划并且建设了600余个载频用于满足奥运会开幕式期间的话务高峰。另外,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随奥组委的演练计划进行了三次同步演练,对开幕式的通信情况进行了实战检验。在开幕式当天,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还在国家体育场等重点场馆周边布置了十多辆应急通信车,部署近500名技术人员严阵以待,在开幕式现场和后台对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以其优质的网络质量,经受住了开幕式期间高话务负荷的考验,成功保证了开幕式的通信畅通。据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开幕式期间,国家体育场及奥林匹克中心区内,中国移动的网络通话峰值达到每小时110065次,开创了奥运史上通话峰值的新记录;通话峰值出现在正式开幕前的60分钟内,超过上届奥运会1.9倍。开幕式期间,鸟巢及周边地区共有25万左右用户在中国移动网内通话,国际漫游用户达到22829人,总体话务量始终保持在安全门限之下,远低于系统的设计容量;网络接通率达到100%,掉话率仅为0.27%,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Wi-Fi网络提升开幕式科技含量

    在本届奥运会上,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建设Wi-Fi网络全面服务奥运,成为“科技奥运”的一大崭新亮点。而基于该网络的无线info、无线宽带上网和“即拍即传”三项明星业务已顺利应用。

    截至8月21日24:00,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已经为中外媒体记者办理了2581个奥运wirelessInfo和WLAN服务包,同时在线峰值用户数达992个。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WLAN网络已经成为媒体记者在MPC、IBC、OLV、OHC等区域向全球发布奥运信息的重要方式。本届奥运会上,通过wirelessInfo,记者可以用自己的电脑在主新闻中心、31个比赛场馆和15个非竞赛场馆获取最新赛事信息,了解赛事最新进展情况,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进行剪辑,并迅速无线传送稿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历届奥运会都会为媒体提供一套奥运信息系统,使各国记者可以通过新闻中心内数量有限的固定终端访问该系统,查询相关资料和赛会信息。但是利用这种方式,记者无法对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复制和编辑,而只能在有限的固定区域、通过特制的固定终端,接入奥运信息系统,查询到想要的信息后只能用笔抄在纸上,回到座位上录入电脑,完成对稿件的编辑后再接入网络发送,程序相当繁琐,大大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信息量。而WirelessInfo系统完全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科技奥运”的又一夺目亮点。

    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的奥运无线Info和WLAN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了奥组委官员和媒体记者的高度赞赏。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徐济成称,中国移动的WLAN业务及支持保障服务是其参加过的6次奥运会中最完美的一次。美联社、法新社、新华社等多个国家媒体社的记者也纷纷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现场服务表示了高度认可。

    主题歌下载开创无线音乐史 最快转播速度

    8月8日,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在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当晚主唱刘欢和沙拉·布莱曼来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移动“分享空间”体验厅,举行“我和你”MV首映和全球无线首发仪式。通过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平台发布北京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后,中国移动用户都能在第一时间下载这首歌曲。据中国移动新闻发言人透露:从8日22点至9日24点,在短短26小时内,北京奥运主题歌“我和你”无线下载量超过500万次,达到惊人的573万次,即每小时有22万人次下载。此举开创了无线音乐史乃至整个音乐史上的最快的传播速度,同时开创了有史以来全球音乐单曲最快发售记录,是本届奥运会超越以往的独特亮点。

    新华社成功应用即拍即传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为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日本共同社等7家媒体提供了即拍即传业务。通过该项业务,摄影记者能够将所拍摄的照片实时地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图片服务器接收端进行处理,这是历届奥运会上的首次应用。

    正是通过该业务,新华社在鸟巢进行图片拍摄的记者,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拍摄到的精美图片传送回总社,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图片新闻的发布。新华社本次参与开幕式摄影工作的记者总共有20名,分布在鸟巢一到三层看台的共15个摄影机位上。这些记者通过即拍即传,在拍摄的同时照片即被传送到看台上的电脑进行编辑后,几秒钟内图片就能到达总社。从图片拍摄到完成发布不超过半分钟,实现了对外发稿的实时性。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幕式中,新华社共使用即拍即传传送图片2500多张,总数据流量在12G字节以上。即拍即传业务在开幕式进行的晚6点到12点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中断或传送失败的现象,真正实现了所有图片的快速可靠传送。

    团队良好协作是即拍即传在开幕式上成功应用的关键。为确保场馆网络质量过关,在开幕式之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网优中心、数据业务中心、网运中心等部门在鸟巢场馆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冒着酷暑,不断地对场馆进行业务测试与网络优化。其中共进行全场业务综合测试3次,测试点累计达到260多个。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北京公司集团客户部和数据业务中心多次拜访了新华社相关部门,详尽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对客户进行了针对性的业务操作培训,使用户在开幕式前就对业务的操作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即拍即传业务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次亮相,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李岳表示,本次开幕式中,借用中国移动的即拍即传业务,新华社的编辑得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赛场中任何位置上记者拍摄的照片,这让新华社发布的图片速度远超过其他的新闻社;新华社技术局的工程师乔爱军表示:“本次奥运开幕式的报道,是新华社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即拍即传在其中起了最关键的作用”。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奥运保障  开幕式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