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正豪
多年来,通信行业所属的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充当着国民经济的火车头角色,但这种形势自去年以来忽然被逆转。经济运行部门分析,能源和原材料涨价、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因素影响了国内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给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最近发布的《2008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将上游产业原材料涨价放在行业风险因素的前列。报告认为,通信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原材料,诸如硅、铜、铝、塑料等,在我国的消费量极大,其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行业企业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多家制造企业内部人士介绍,在以多晶硅为主要原材料的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以铜、铝、塑料等为主要原材料的线缆制造行业,由于价格持续上涨的上述原材料在其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据较大比重,许多制造企业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
原材料平均涨幅达三成
由于全球能源和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制造企业运营成本逐步加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国内部分重要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通信产品所需的多种原材料的销售价格平均增幅已经达到30%。这对通信制造业造成极大压力,甚至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2008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集成电路多晶硅需求量已经达到1800吨,再加上太阳能电池等行业的庞大需求量,国内多晶硅的供需失去平衡,因为供不应求而产生的价格上涨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
记者在上海金属网看到,目前现货铜的基准价为61875元/吨,铝的基准价为18750元/吨。近期现货铜的交易价格在618000元/吨—61950元/吨之间,交易价格有所回落;现货铝的交易价格在18740元/吨—18760元/吨之间,也有小幅回落。业内专家称,去年以来,通信制造业所需有色金属的交易价格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涨跌幅度比较大,为企业控制成本带来麻烦。
来自光通信制造企业的人士介绍,由于铜、铝、塑料等原材料在电缆等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占据超过80%的比重,因此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造成相关产品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加上能源价格、运输费用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正在进一步加大。
接受记者采访的电缆生产企业普遍抱怨铜价过高,但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的同时,一些产品如光缆等的销售价格却难以得到合理的提升。专家介绍,在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中、低端电缆产品市场,压价竞销的情况目前已经相当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有部分线缆企业出现了亏损,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停产歇业。
申银万国电信行业分析师认为,通信行业制造企业特别是光纤光缆厂商应尽量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这样就可以尽可能降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方面的负面影响,因为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浪费。
人力资源成本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课题。2008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生效,这部法律所带来的影响在包括通信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逐步彰显。
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必须与员工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习惯于使用临时员工以及拒绝为员工提供社保的企业无疑要增加人力资源开支,另外还会增加风险准备金等方面的开支。
香港工业总会发布的《珠三角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香港企业已将新《劳动合同法》视为其在珠三角经商的最大障碍,51.2%的港商认为,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比例将超过10%。另外,在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开始正式实施。上述报告显示,近30%的港商认为,国内劳资纠纷今后将会频繁发生。
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为777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为675万人,软件业就业人数为102万人;在新增就业人数方面,电子信息产业今年与去年相比新增加53万就业人员,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5%,而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工业领域新增就业人数的10%。因此,通信行业承担的新增人力资源成本也更高。
专家指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是一种必然现象,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正在下降,劳动力价格不得不向上调整。在短期内,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压缩产能和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上升肯定会减少企业利润,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只有个别企业可能会在商品价格和员工薪资不对称上涨的情况下获利。
有专家认为,行业企业特别是行业制造企业应在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区位优势上做文章。这位专家以去年上市的被广泛看好的射频器件制造商武汉凡谷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他介绍,武汉凡谷员工多为20岁左右,公司包吃、住,平均工资1000多元,这对武汉凡谷来说就形成了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如果是在深圳这样的地方,1000多元的工资肯定不行。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正在拉动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但是目前国内企业承担的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在内的运营成本,总体上只是欧美发达国家的1/5—1/4,不过,由企业运营成本变化带来的制造业区域转移不可避免,行业企业应该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