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70期 >> 抗震救灾系列报道之三 >> 正文
赵庆治卧龙四日
2008年6月11日 14:07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李正豪整理

    赵庆治,24岁,中国移动雅安分公司网络维护人员。5月13日,赵庆治成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派往阿坝重灾区的第一批青年突击队员,主要任务是携带卫星电话、保持卧龙与外界的通信联系。

赵庆治是被派往阿坝重灾区的第一批青年突击队员

    5月13日

    灾后第一天多云

    昨天,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及其周边地区通信全部中断。省公司决定派遣青年突击队员携带卫星电话前去支援,我很幸运被选中。凌晨两点,公司派车将我送到省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早上6点,公司接到省政府的指示,安排我们5名队员携带卫星电话,乘直升飞机分别前往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映秀、漩口、卧龙、青川和平武。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灾区和抗震指挥部的通信联系,把灾情通过卫星电话报告给省政府,同时也把当地的通信状况和交通情况报告给公司,使公司能迅速有效地组织通信恢复工作。我被派往卧龙。

    5月16日

    灾后第四天晴卧龙发生有感余震5次

    今天上午9点30分,我和资阳的一位同事携带着三部卫星电话被直升飞机运送到卧龙。

    10:30,飞机刚一降落到卧龙镇外的空地上,当地灾民就主动上来帮我们卸载赈灾物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了解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后,用车将我们送到了卧龙应急指挥中心。

    到了指挥中心,我首先了解当地的灾情。当我知道这两天耿达和卧龙之间的通信只能靠人力跋山涉水地传递时,我立即拿出一台卫星电话,交给正要前往耿达的联络员,并教会他使用卫星电话。然后,政府工作人员使用卫星电话向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了这里的情况,我们也向省公司报告了这里的通信受损情况。

    这时,我们的身边已经围满了想打电话的灾民,他们不停地问“你们的电话能打吗”,“我打一下好吗”。我向上级汇报完之后,将一台卫星留给镇政府使用,而另一台提供给灾民打报平安电话。灾民们一听这个好消息,高兴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就不厌其烦地帮他们拨打。因为人多,我们不得不规定他们每人只能打一分钟,可就算这样,到晚上十二点,打电话的人依然还有很多。

    晚上十点的时候,我们终于通过卫星电话和耿达乡政府取得了联系,这样他们传递信息的速度就快多了,可以为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我觉得这一趟真是值得。

    这里的灾民真的很淳朴。晚上气温越来越低,又下着雨,有些好心的灾民给我们拿来自家的雨伞,并一直帮我们打着,直到当地政府搬来了应急指挥部用的雨伞后,他们才离开,这让我非常感动。

    凌晨2点,当最后一个灾民打完电话之后,我们才有空看看这个小镇,发现这里的灾民都住在用防雨布和钢管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有些帐篷还在漏雨。守夜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卧龙与外界相连的道路已被堵死,通信也不通,救援物资根本进不来。现在情况汇报出去了,我们相信救灾物资很快就会运过来的。

    5月17日

    灾后第五天发生有感余震4次 多云转阵雨

        7点30分,我们刚起床准备洗漱,发现我们昨天打电话的地方,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马上拿出电话,然后轮换着去洗漱。天空中也多了许多运送急救物资的直升飞机,政府工作人员情不自禁地说,“来了,来了,我们要的东西终于来了”。

    下午,小金至卧龙的公路方面传来好消息,小金至卧龙的公路已经打通了,救援物资可从小金运进卧龙了。我立即向公司报告了这一情况。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下了,这里的灾民终于可以得到救援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急匆匆过来,然后拨通了应急指挥部的电话,他告诉指挥部,因为地震,原来饲养熊猫的熊猫馆受到了严重损害,前几日,熊猫馆还在坚持使用,这几天余震不断,熊猫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希望指挥部能立即将熊猫转移。

    5月18日

    灾后第六天发生有感余震4次 多云转阵雨

    我们依旧象前两天一样为灾民提供报平安电话,可是要打电话的灾民还是很多。可是我们感觉到,今天和前两天不一样了。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组织游客转移,有几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型货车也进来了。转运大熊猫的汽车也一大早就开进了卧龙镇,听说要把卧龙的熊猫转移到我们雅安,我忽然有了一种亲切感。

    通过和公司的联系,我们移动的应急通信设备也要进来了,我立即与当地政府沟通,向他们发出请求,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应急设备所需要的资源,在得到“肯定没问题”的答案后,我一下轻松了许多,灾民们很快就不用再排着长长的队来打电话了。

    5月19日

    灾后第七天发生有感余震5次  阴转多云

    打报平安电话的灾民依然很多。下午14点28分,为5.12遇难者默哀3分钟。晚上20点,接到省抗灾指挥部电话通知,19日至20日可能发生6级以上余震。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让我们电话联系耿达乡,通知这个消息,并要我们把这个消息口头传达给当地灾民,同时组织人员,安排防震工作。遗憾的是,我们的应急设备因为桥梁积水很深无法通过,同时又因为是在夜晚,所以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再过来。

    5月20日

    灾后第八天阴转多云

    我们依旧为灾民提供报平安电话。8点左右,我们的应急通信设备在路桥公司的帮助下进入卧龙,并开始安装。我接到省公司通知,应急通信开通后,我将跟随运送应急设备的货车返回成都。9点30分我们完成了工作任务,并顺利与张波同志进行交接,10点离开卧龙镇。告别的时候,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和我们握手告别,并要我们在卧龙重新建好以后,到卧龙来玩,短短几天的患难与共,大家竟有了依依不舍的感觉。

    在卧龙的四天工作里,我们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以上,为当地政府拨通救灾应急电话100多个,及时有效地将当地灾情变化报告给救灾指挥部,为当地的救灾工作提供了通信保障。与此同时,通过省公司拨打报平安电话和现场拨打平安电话的灾民,共有1100多名,为平抚当地灾民的情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工作经历,将使我终生难忘,我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能为受灾的群众争取救援时间,帮助他们向亲人报平安,我依然感到非常高兴。

编 辑:徐亮
关键字搜索:地震  通信保障  赵庆治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