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李志宇 本次汶川地震,为通信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赵志国介绍,截至5月29日下午3点,受强地震和随后屡次余震影响,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累计受灾电信局所3897个,移动通信、小灵通基站累计损毁28714个,光电缆损毁28765皮长公里,累计通信电杆倒断142078根,四川重灾区八个县与外界的通信联系一度完全中断,初步测算直接经济损失67.2亿元。本次地震造成电信企业死亡8人,受伤69人,失踪34人。
技术人员对增援四川灾区的便携微波设备进行检测
面对如此大的损失,人们不禁反思,运营企业在网络部署时,能否更多考虑自然因素影响,将灾害引起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公用电信网中主要电信设备在抗震性能方面能否达到震而不坏,通信能否实现震而不断;在灾后恢复建设中,能否有些快速恢复通信的有效应急举措。
电信设备抗震性能规定明确
国家对于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早有明确规定,原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钱庭硕介绍,早在2001年,原信息产业部就颁布了《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适用于进入我国抗震设防烈度(指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目前,我国地震烈度由弱到强划分为从1度至12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管理。凡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必须经过抗震性能检测,并获得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以下简称“检测合格证”)。未获得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也就是说,我国公用电信网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应该能承受7烈度以上(含7烈度)的地震,并且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
而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董瑞树介绍,此次汶川地震的烈度达到10~11度,大大超出了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可以说本次地震造成的通信中断,超出了《办法》规定的烈度范围,属于毁灭性地震,并且一次地震过后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多次余震也造成了通信设施的严重破坏。
经过本次地震后,对于是否会对《办法》作进一步修订,钱庭硕说:“地震发生后,目前主要工作是保证抗震救灾的通信需要,下一步进行重建规划,至于是否需要对《办法》进行调整则需要根据具体考察情况而定。”
应急队伍建设需引起重视
卫星电话在本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次地震震中的汶川县发出的首次求救就是利用中国电信汶川县分公司配备的海事卫星电话。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中国卫通将350部卫星电话送到地震灾区。作为应急设备,各运营企业对于卫星电话的储备并不相同,经过地震的洗礼,是否所有的电信公司都配备有卫星电话呢?
对此,赵志国认为,卫星电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在地面所有通信设施失去作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抢通对外联络确实是最佳方式。目前各电信运营企业均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应急通信设备,如卫星电话、VSAT卫星通信、应急通信车等,此外我国还有专门提供卫星电话业务的专业公司。今后我国还会进一步加强卫星电话在救灾应急及一些特殊行业、特殊地域的建设,为抢险救灾和科考、探险、野外旅游等服务。
从目前情况来看,运营企业已经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卫星电话,下一步将进一步研究配备的量够不够、分配合理不合理、如何在第一时间能够发挥作用等问题。
此外,在人员方面,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对于快速恢复灾区通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地震虽然属于突发性事件,但各地电信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均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快速反应,纷纷成立以集团一把手为领导的抗战救灾指挥部,派出了专业应急通信保障人员投入到抢通当中。
在加强人员应急培训和应急机制的建设方面,赵志国介绍,“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通信应急保障机制,各省市均基本具备了通信应急保障机构和队伍,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通信装置,此外全国还设有12个大区机动通信保障队伍,北方有5个,南方有7个。
同时,政府还完成“十一五”期间应急通信规划,其中一批应急通信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如国家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应急短波通信系统、地面和空中的卫星要互动配套,还有应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等。更重要的是更新和完善应急通信系统的装备,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通信恢复应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汶川、北川地处地震带,关于通信恢复重建中提高抗震能力的问题,赵志国介绍,现在政府一边开展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一边为今后的通信重建总结经验,并着手组织下一步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目前,各企业正在对受灾机房、设备、线路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初步考虑重建原则应结合震区的地质情况、地理条件,在国家抗震标准要求的指导下,综合考虑通信等设施、房屋的防震、抗震问题,通过专家的科学评估、地质考察来确定通信设施的选址,注意避开地震带及其他自然灾害高危地带;综合考虑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和多种业务方式综合利用;要统筹公众通信和应急保障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