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明达
在2008年5月21日举办的世界通信大会“宽带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上,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胡保民向业界介绍了光接入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表示将依托股东企业在光网络领域的优势以及自身领先的产品,致力于更深入和更广泛的光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光纤接入迎来新机遇期
胡保民表示,进入2008年,光纤价格的不断下降、中国电信运营商“光进铜退”工程的逐步展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都为中国的光纤接入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受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因素影响,铜的价格不断上升,而光缆的价格持续降低,这直接导致了光纤接入成本的降低。更为重要的是,相比2007年,由于今年“光进铜退”规模的不断扩大,部署成本下降尤为明显,保守估计已经下降一半左右。而具体到EPON芯片和光模块的领域,成本降低了150元。可以说,成本的降低为接入网更大规模的改造提供了可能。
其次,P2P和视频播客等带宽消耗较大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提升网络传送能力成为运营商的当务之急。今年年初的雪灾进一步加速了电信运营商“光进铜退”的步伐。2008年上半年,电信运营商“光进铜退”的规模化建设也开始启动,中国电信集采增加到105万线,其中,10万线为FTTH,95万线为FTTB。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固网运营商测试的通过以及全体设备、线缆厂商共同努力,技术和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EPON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宽带、语音和IPTV的接入要求,而且也能保障端到端的QoS。在光纤光缆领域,G.657标准和产品也已经逐步成熟。
再次,数字电视在进入2008年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国务院发布了相关文件,在政策层面为电信和广电业务的融合进行了松绑,广电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互通和认证测试,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工作,这无疑为光通信市场带来了新的利好消息。
最后,光通信市场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在PON领域已经出现了专门的EPONOEM厂商,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相关规范的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竞争厂商开始进入ODN领域,这也进一步加快了ODN产品成本下降的速度。
成本和运维仍面临挑战
虽然“光进铜退”迎来了新的机遇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胡保民强调,成本和运维是整个业界下一步应该重点关注和思考的关键点。在成本方面,胡保民认为,成本降低是机遇,但如果进一步降低也是挑战。“以光模块为例,其价格已经逼近铜模块,成本下降空间非常有限。”胡保民介绍说,“同时,上游芯片厂商和交换芯片厂商都低估了‘光进铜退’和PON的发展步伐,所以短期内存在供货不足的风险,这会导致短期的成本的上升。”但他也指出,芯片厂商供货不足的情况到今年7、8月份将会得到改善,因为光芯片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产品生产周期较短。
在运维方面,胡保民认为,光缆的增多需要运营商增加更多的设备,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对维护人员素质要求的提升。在DSL时代,维护工作的重点在线路上,而到了PON时代,系统复杂度的增加使得对规划、开通、运维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而这会增加培训和人力资源成本。EPON维护成本虽然在不断降低,但是系统的规划、开通对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却没有降低,维护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IP知识,才能处理运维中遇到的问题。胡保民指出,因为“光进铜退”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可能会催生一批专门提供维护的专业公司,未来将会出现运维外包这种趋势。
此外,胡保民还指出,对于业界较为关注的互联互通,其实只做到了OEM级别的互通,实现全面意义上的互联互通还仍然有难度,要想实现进一步管理方面的互通还需要业界一起努力。
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光进铜退”
胡保民表示,在运营商实施“光进铜退”的过程中,长飞希望起到推动者的作用。长光继承了股东企业在光核心网络、无源光网络(PON)、光纤光缆制造及光网络工程施工等领域的技术和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完整的PON局端和用户端设备、ODN产品及光纤光缆系列产品,并能为客户提供光接入网端到端设备和线路的全套解决方案。目前,长光产品主要覆盖EPON方面,可以提供大、中、小规模的OLT。同时,长光通过了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以及广电总局的各种产品测试,并且取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入网证。
“长光拥有业内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在光通信领域均有多年的经验和不凡建树。”胡宝民介绍说,“长光拥有一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设,包括先进的实验室和光纤到户(FTTH)综合演示厅,不仅可以依照国际标准和用户需求进行光通信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设计,还可让用户亲临现场感受光纤到户。”长光还拥有面向全国的销售团队,并与股东单位的销售团队紧密合作,国际销售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澳洲、非洲等主要国际市场。
最后,胡保民表示,长光将秉承“长光就是服务”和“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更深入和更广泛的光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司的产品,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助力“光进铜退”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