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世界 >> 总第360期 >> 专栏 >> 正文
业务发展推动移动承载网络的全面IP化
2008年3月26日 15:05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张立新

    随着即将到来的中国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将步入更加精彩纷呈的时期。2G时代的移动业务主要以话音为主,到了3G时代将呈现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态势,而到了后3G时代,将是移动宽带时代。在移动网络的演进中,IP将从边缘走向中心,为包括话音在内的所有业务提供融合的基础。与移动业务网络的IP化相应,移动承载网络也将逐步从核心到接入实现端到端的全IP化。未来几年,我国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将随着3G网络的全面部署而显著加速,随着后3G移动宽带网络的部署,将迎来全面IP化的时代。

    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背景

    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统一承载所有业务的、端到端基于IP技术的承载网,基于该IP承载网可运营新一代的、基于IP的移动业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移动承载网络及其上运行的业务的IP化程度是移动网络IP转型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移动承载网络,特别是移动回传网络的IP化改造主要受以下这些需求所影响。

    ●一是大幅度降低每比特的传输成本。国外移动运营商的回传网络大多是通过租用电路来组建的,在2G时代,租线成本约占到总体运维成本的5%左右,尚处于可承受的范围内。到了3G时代,随着数据传输量的增长,对回传网络的带宽需求也将迅速增长。然而,由于数据业务的特点就是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低于业务流量的增长幅度,因此,能否大幅度降低每个比特的传输成本,是数据业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虽然回传网络大多是自建的,但是数据业务对高带宽低成本传输网络的内在需求,也必然推动国内的移动运营商去寻求传统的TDM技术以外的、更适于数据业务要求的移动回传解决方案

    ●二是基站上联接口向高带宽演进所带来的影响。随着数据业务的逐步引入,基站上联带宽将逐步从2G时代的1~2个E1增加到3G时代的2~4个E1,HSPA等移动宽带业务的引入更将把基站的带宽需求再提升一倍或以上。基站上联带宽需求的提高,逐步在基站上联接口引入新的高带宽低成本的以太接口,来代替多个传统的E1接口,将成为合理的选择。这一趋势将推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在移动回传网络的部署。

    ●三是电信转型的战略需求。随着3G移动网络向后3G移动宽带网络的发展,包括移动业务在内的所有电信业务都将逐步向IP迁移和融合。对于运营商来说,拥有一张端到端从接入到骨干的、基于IP的多业务承载网络将为话音、视频、数据、移动等多重业务的融合提供前提条件,也将为运营商的成功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移动网络分为核心网和接入网类似,移动业务的承载网络也分为核心网和接入网两部分,二者的IP化策略是相似的,即都是核心网首先进行IP化;随后,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逐步推进接入网的IP化。目前,全球3G业务已步入发展的高峰期,主流的移动运营商大多已建设了骨干IP专用承载网,用以支撑3G核心业务网的部署。中国的3G业务也已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中国主流的移动运营商也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纷纷为3G业务新建了大规模的骨干IP专用承载网。总体来说,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大体完成。随着移动承载网络IP化第二阶段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业界的注意力正逐渐聚焦于移动接入网的IP化上来。

    与核心网相比,接入网的IP化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量大面广,接入网在总体投资里占了大部分份额,接入网的更新改造必须更多地考虑成本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接入网改造的复杂性,改造时就不能仅限于考虑短期的业务需求,还应该兼顾业务和网络发展的长期需求。换句话说,在电信业务宽带化的趋势下,接入网的演进方案不仅要瞄准近期的3G需求,还应当考虑到如何容纳HSPA等更高级的移动宽带业务。近一年来在欧美发达地区,移动宽带业务已成为移动业务发展的热点,相信不用很久,中国国内也将逐步引入这些最先进的移动业务。

    阿尔卡特朗讯移动承载网络向全IP演进的解决方案

    为适应电信IP转型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丰富的产品线,阿尔卡特朗讯对移动承载网络从TDM向全IP演进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提炼,在全球首次提出了全方位、多样化的META解决方案(MobileEvolutionTransportArchitecture,移动网络的演进方案),覆盖了从核心网到接入网的端到端需求,提供了从光传输、IP/MPLS分组数据、微波传输、DSL/GPON接入到基站内置接入模块等多样化的移动回传手段,为移动运营商提供了适应于不同场景、不同层次需求的移动承载网络向全IP演进的解决方案(如图所示)。

图 阿尔卡特朗讯移动承载网络向全IP演进的解决方案

    根据移动运营商所采纳的网络演进途径和阶段性目标,META解决方案的核心网络分别基于阿尔卡特朗讯7750SR业务路由器或7670RSP路由交换平台,配合多种光传输手段,形成了具备电信级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兼容2G/3G/后3G等多种无线接入网、兼容TDM/ATM/以太/IP等多种移动回传技术的IP核心承载网络。META移动网络部分提供了从光传输、IP/MPLS分组数据、微波传输、DSL/GPON到基站内置接入模块等多样化的选项,能够分别适应于移动运营商从以2G的话音为主,到3G的话音和数据并重,直到后3G的移动宽带业务为主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移动网络。

    其中,基于IP/MPLS分组数据技术的多业务移动回传解决方案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移动回传技术相比,IP/MPLS技术具备以下一些独特的优点。

    ●与基于SDH的多业务接入技术相比,基于IP/MPLS的多业务接入技术具备更高的带宽,支持数据业务的统计复用,能更好地支持未来的HSPA等宽带移动业务。与其他一些基于以太网的数据技术相比,基于IP/MPSL的接入技术具备从TDM、ATM、以太到IP的多业务支持能力,能够支持2G/3G/后3G等各种基站接口,技术和设备的成熟度也更好,更加适合目前从2G向3G、后3G演进的过渡阶段。

[1]  [2]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业务  发展  承载  IP化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