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化 >> 制造 >> 正文
行业分析:"深化"是纺织信息化发展趋势
2007年7月24日 08:57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评论()    阅读:
作 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 吴迪

    对于信息化建设,纺织工业的每一个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性明显。如上游的化纤行业面向纺织企业,客户相对固定,更多地受制于国际原料市场;而下游的服装业则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信息化的开展要适应这些差别,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一个显著特点。

    结合典型企业2006年的做法,分行业对其需求和特点进行分析,疏理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走向,是有必要的。

 

    化纤:走向管控一体化

    化纤行业为纺织工业提供工业化原料,其产品对下游各个行业都造成很大影响。化纤行业最关注的问题是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以及提高自动化水平、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等方面,历年来对信息化投入较高。

    吉林化纤、新乡白鹭等企业近期建立了全公司的管理系统。随着规模生产能力和效益的提高,化纤生产线向高速、大型化、连续化发展,实现集中分布式控制(DCS)是主要需求。其发展趋势是全厂DCS系统组成控制网络,并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形成一个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网络。

    棉纺织:综合应用值得关注

    棉纺织行业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上下游产业,主要产品棉纱、棉布产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管理信息化也一直走在前列。

    湛纺集团和北京同灿开发的ERP系统很好地兼顾了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洛阳白马在和佳ERP上线之后,又实施了织机自动监测系统,目前与清华大学合作,准备开展智能生产调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我国棉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今年的国际纺机展看,新型设备都配置信号采集接口。因此,棉纺织企业建立车间自动监测系统势在必行。MES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并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的沟通。目前,棉纺织行业这一类综合应用刚刚起步,是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其重要作用将会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显现。

    毛纺织:工艺和质量管理是重点

    我国毛纺织行业包括毛纺织企业和毛针织企业,生产规模、行业结构、产品品种质量、技术进步、市场拓展等方面有长足发展。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毛纺织工艺和质量管理一直是信息化重要内容。

    山东如意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面向精梳毛纺织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监控系统,目的是解决毛纺织产品开发周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今后将继续深入开发,拓展行业应用。同时,由于企业近期的快速发展,山东如意集团形成了包含上下游产业的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与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开展面向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具有纺织业特点的先进制造集成方案等项目。

    印染:绿色化是重要指标

    印染行业处于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中端,产品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其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格外引人注目,绿色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应用中,印染行业更加注重管控一体化,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自动化工业平台是需要重点突破和亟待推广的关键技术。杭州开源、山东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最近,华纺股份做出了一个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数字华纺”总体方案,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网络化等内容,并开始了ERP、在线生产检测控制和能源自动监控等系统的实施。在生产设备普遍更新改造之后,华纺股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上,为“十一五”印染行业信息化开了个好头。

    服装:注重产品设计信息化

[1]  [2]  编 辑:严大伟
关键字搜索:信息化建设  纺织  企业信息化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