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化 >> 医疗 >> 正文
医疗卫生信息化斩断“黑血”利益链条
2007年7月17日 17:20    赛迪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中国电子政务网  

    1900年,因为揭开了人类ABO基础血型的奥秘,奥地利生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为临床输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百余年来,输血救治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一旦受血者输入的是携带有病毒、寄生虫等不健康的血液时,救命的鲜血就会变成害人的“祸水”。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不断蔓延,血液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卫生七项重点工作之一。

    但据相关媒体报导:在某些医院非法采血、用血的事件中,医生居然以“有钱买血,没钱买身体”为措辞,向患者推销血头的“黑血”,医生与血头的金钱交易显而易见;在某些医院门前常常聚集着大量血头,一旦发现救护车推进需要输血救治的病人,血头们就会纠缠医生或者病人家属:“要血吗?要血吗?”;某些单位完不成献血指标,职业卖血者就以职工的名义冒名顶替。而血站为了完成采血任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献血单位既完成了指标,卖血者也领取了献血补偿金,可谓“三赢”。

 

    近日,在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血液领域的违法现象又有所回潮和反弹,严重威胁群众用血安全。好消息是,通过指纹识别、无线、GIS等前沿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平台,IT正在我国医疗系统的采血、供血、用血等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过,人们还是要问,IT能承载得了这逾千斤的重担吗?采血、供血、用血等环节涉及的因素众多,IT能迈得过这些沟沟坎坎吗?

    紧守采血关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纪京平日前表示,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建设,预计今年7月就能具备使用条件。届时,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稀有血型血源、血液库存调剂调配管理及血液溯源跟踪管理。今后,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将涵盖采血、供血、用血等各个环节,市民输血将更加便捷、安全。

    据了解,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将把采血、供血、用血中的许多环节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去,从而减少大量手工操作,各血站、医院也将实现统一的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极大地保证北京市民的用血安全。

    采血,是输血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环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即将上线的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移动外采、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献血员刷卡建档与采血管理、体检处理等环节,对献血者的身份进行识别,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源安全。

    今后北京市民在献血时,工作人员要为其录入主要的个人身份信息,如:证件号、姓名等,录入并保存后,通过指纹采集设备采集指纹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如果经过查询,献血人以前已经登记过指纹信息,系统就会提示进行身份验证;如果指纹比对失败,则表明该献血人为顶替者。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可以记录献血人化验初检、体检信息,不合格的献血者会被准确无误地淘汰出系统献血流程。

    移动采血车也是主要的血源之一,虽然它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单机版管理软件,可以完成献血证的现场打印和血液初检,但是由于各个采血车之间的信息不能实时共享,因此采血点就无法核实献血者短期内的献血次数。而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后,由于它采用了无线网络技术,因此各个采血点的数据可以与数据中心和其他单位做到实时共享,各个环节对献血者的数据和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IT技术也在被不断地引入到血液管理中,譬如RFID(无线射频识别)。献血者在登记和体检后,每一袋合格的血液上都会被贴上RFID标签,自此血液跟踪开始,无论血液在血库的库房,还是被其他血库调入、调出,还是被医院使用,都始终跟随着惟一的标识RFID标签。可以预见的是,一些应用较为成功的IT技术也会很快被国内的医疗系统逐渐推而广之。

    优化供血环节

    据了解,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还采用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展现技术。目前北京市有3家采供血机构(流动采血点100个),用血单位则有200多家医院,如何及时地提供临床用血、选择最佳地点设置储血点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设点过多,势必将导致血液资源过于分散;如果设点过少,则会影响医院用血,危及待救治者的生命。而GIS系统则可以根据北京市200多家医院的所在位置,通过地理位置及数据分析,合理优化全市储血点的布局。

[1]  [2]  编 辑:严大伟
[相关新闻]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