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联发科模式在TD产业中的优势与隐患--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联发科模式在TD产业中的优势与隐患
2008年7月17日 08:43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鲁义轩

    在7月12日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了新加盟的10家企业名单后,业界对联发科(MTK)的热议因其加入TD联盟而再一次升级。热议最多的还是MTK在国产2G手机中被大规模应用并助长了“山寨机”市场的高集成芯片,其便宜的价格和低门槛会否将TD终端市场“山寨”化。

    在笔者看来,MTK模式应用于TD产业,必定有其在2G市场上积累并能在3G市场上助推终端市场快速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一种模式被高度利用而导致产业创新不力的隐患。

    6月底结束的总量为21.5万部的中国移动第二轮TD终端招标(含TD手机及数据卡)中,采用“大唐/MTK”芯片方案的产品所占份额就已超过65%。而年初的TD终端一期招标中,最终中标的7家终端厂商中也有4家采用了MTK的“LeManLCR+软件平台”芯片方案。

    在2G、2.5G的国内终端市场上获得绝对份额之后,如此大规模地应用于TD终端,验证了MTK模式的优势,也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终端厂商对MTK模式的高度认可。

    MTK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将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将摄像头、MP3、视频还有触摸屏等多种功能全部集成在芯片方案中,能够让没有研发技术积累的手机厂商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产品,而其价格也要低于其他国际芯片厂商。

    也正因为这种相对价格低而功能全的集成式芯片方案被国内手机设计商、手机厂商广泛采用,手机厂商投机取巧规避了诸多入网检测等环节而迅速把终端推向市场一线,导致MTK一度被冠以“黑手机、山寨机之父”的帽子。

    事实上,MTK只是高集成能力芯片方案的提供者,其对进军TD领域也早有打算。MTK从2005年已经开始投入TD领域的研究。2007年9月,MTK并购ADI手机芯片业务从而进入TD领域,今年5月底的科博会上,大唐与MTK携手发布的新一代TD芯片Laguna已经可以支持2.8Mbit/sHSDPA功能,以及TD-CMMB、视频电话等高端流媒体功能。

    将多媒体功能高度集成在“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上,降低TD手机研发与生产的门槛,帮助国产手机与国际巨头缩短在手机推陈出新上的距离,是MTK模式在TD产业上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TD终端产业链的壮大,有赖于运营商、手机厂商、手机设计商、芯片提供商等各方角色在终端创新、终端研发上的共同提高,这将直接催化手机芯片产业的发展与重构,而依赖于少数做得比较成熟的芯片企业的贡献,则是不现实的。

    3G时代更为丰富的多媒体应用使得产品差异化竞争势必成为手机终端竞争的焦点,将推动基带芯片、内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更将考验终端厂商在手机产业发展上的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

    而且3G时代运营商的定制对于终端销售的主导作用将显著提高,不仅仅是针对终端的定制,甚至是包括平台、软件及软件平台的定制。

    融合多种多媒体功能的高集成度芯片,可以助终端厂商和运营商一臂之力,但如果被过分依赖地应用,可能让国内刚起步的TD终端厂商和缺乏3G终端定制经验的运营商,在TD迅速商用中忽视和减弱对TD终端创新技术的投入和精力,这对TD后续发展和创新,将明显不利。

    同时,随着凯明的退出、T3G的沉默,TD芯片产业链也亟需多家芯片企业的共同发展壮大,发挥各自在芯片技术上的优势,掌握差异化竞争实力,并为运营商提供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终端定制方案,才能在适度竞争、多方创新局面下推进TD产业的协调发展。

编 辑:周桂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TD  联发科  优势  隐患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鲁义轩
鲁义轩 《通信世界》记者,长春邮电学院毕业,长期关注通信技术与市场的发展。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