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中移动网络运行40万部解锁iPhone?--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中移动网络运行40万部解锁iPhone?
2008年2月18日 09:23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小刀马

    【笔者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作者】

    笔者周围接触到使用新潮手机的人不少,但还未见到苹果的iPhone,笔者所在的都市的手机和电脑卖场也未曾见到iPhone的踪迹,因此笔者对目前网上流传的“中移动网络运行着40万部解锁的iPhone”多少有些怀疑。据悉这个数据是来自国外媒体,美国研究公司In-Stat援引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移动的网络中运行着最多40万部解锁版iPhone,占全球解锁版总量的近四成。

    In-Stat表示,苹果2007年共售出了370万部iPhone,根据来自中国移动的信息,其中10%以上进入了中国。在此之前,苹果报告的iPhone销量,与美国和欧洲运营商合作伙伴报告的激活数量有很大差距,而中国出现的大量解锁版iPhone很好地解释了这一谜题。也就是说,全球现在共有约100万部解锁版iPhone,其中40万部进入了中国。不知道这个来自中移动的信息有多大的可信度,但市场已经开始传闻40万部iPhone进入到中国市场,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iPhone的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

    100万部解锁版iPhone有四成进入到中国市场,只能说明中国市场对iPhone的追捧程度是何其高昂,但事实是否如此?令人怀疑。In-Stat表示,中国消费者青睐具有多媒体和网络浏览功能的智能手机,iPhone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这样的产品支付高价,例如在中国市场去年销售的智能手机中,有20%的售价都在人民币4000元(约合533美元)或更高。In-Stat的分析很有道理,中国消费者的确对智能手机情有独衷,但是不要忘记,中国市场有全球所有手机巨头的最时髦的智能手机,在这个繁杂的市场,不是非缺iPhone不可。

    不可否认的是,苹果iPhone早晚会进入到中国市场,但是究竟是和中国移动合作还是和中国联通,目前市场的倾向是更多地在中国移动身上,但是苹果的利益分成和中移动的既定经营模式有很大的分歧,而且可以说是很难妥协的一个分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国移动和苹果有过接触,但并没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笔者也曾经分析过,在市场没有出现大的改观的情况下,中移动是很难妥协的,而苹果依托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受追捧程度,一时也没有妥协的意思,因此这种谈判必然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无外乎两种可能,其一是中国的电信行业重组开始,新的移动运营商脱颖而出,在抢夺市场份额的初期,做出一些利益让步,苹果iPhone可以乘虚而入,和运营商达成利益共享的协议。其二是苹果iPhone在亚太地区的推广不尽人意,为了尽快扭转这种颓势,在中国市场,放弃自己原有的分成模式,和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达成新的协议。

    但目前来看,这两种可能的时机都还不成熟,因此iPhone在短时间内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解锁版的涌入就很难控制了。事实上,投行对iPhone进入中国市场更倾向于苹果公司作出妥协。据香港媒体报道,投行里昂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苹果要获得iPhone在中国市场的订单,可能需要降低分成比例,预计其终究会与中国移动达成协议,而不会与中国联通合作。里昂证券认为,中移动与美国苹果公司最终将就在华销售iPhone手机达成协议,因为中国市场巨大而不能舍弃,因此,估计苹果公司将调低iPhone分成要求。

    其实无论如何,如果我们看到的In-Stat披露的消息属实的话,即使苹果不和中移动达成协议,解锁版的iPhone也会进入到中国市场,这对苹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这种解锁版真的可以大量涌入的话,对iPhone进入中国市场只能是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不知道苹果是不是有充足的准备。对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来说,在和苹果谈判未果的情况下,默认这种解锁版的iPhone出现,也是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仅限于合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通信世界网”及作者“小刀马”)

编 辑:张翀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中移动  iPhone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小刀马
长期耕耘在互联网上,在多个IT网站设有专栏,曾经获得最佳IT评论员。用一种平民的思想思考IT业,感怀网络的变迁。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