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通信资费年年降 为何还是总挨骂--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通信资费年年降 为何还是总挨骂
2008年1月10日 16:06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毕朝晖

    好像关于通信的话题一直持久不衰,老百姓关心话费的涨降,是否单向收费,能否取消月租;记者们关心电信重组、发牌和人事变动;通信人士则关心监管政策的导向是否顺风;政府希望看到产业链大家是否和谐。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打过电话,人人都能发表点意见。

    在对外关系上,你骂哪个国家都可能引起政治问题,但除了美国。你可以说他想当世界霸主统治全球人民,你可以骂他梦想世界警察到处干涉内政,随便问问哪个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分析起美国国情头头是道,骂起美国来有理有据。

    虽然骂都不影响移动的收入,通信的发展,虽然骂不影响美国的地位,因为一边骂一边想尽办法去那里。究竟哪儿出了问题?到底是:

    个人的原因-不理解通信技术和经营模式?

    社会的原因-从众心理人云亦云?

    经济的原因-自己收入在下降,物价在上涨,但骂跌不骂涨?

    还是文化的原因-枪打出头鸟,不管是勤劳致富还是偷税漏税?

    最近关于漫游费是否下调,能否取消的话题争得不亦乐乎,阚凯力教授原来有个说法漫游不过传输几个比特的鉴权信息而已(大致意思)从而认为漫游成本为零,后来又说漫游费还是有些成本,在于弥补地区间的不平衡。网上有专家从技术上仔细分析了漫游的过程,探讨了收漫游费的合理性;也有专家从经济角度仔细分析了通信的起源,历史地位以及漫游费的巨大作用;还有专家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漫游费和城乡差别,从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之区别侃起了漫游。看得我没兴趣,又想吐了。

    为什么为这样呢?信产部王部长也讲了这几年通信资费下降的够厉害的了,要不是通信费下降估计消费指数什么的又要上涨了,言外之意通信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的,至少相比房地产和石油是的。况且发改委和信产部完全可以一夜之间将漫游费下降,虽然影响,但也不至于让移动联通破产,但为什么还有举办个听证会,是给运营商看的,还是给用户做的样子?

    想到这里,想起北京地铁5号线的开通,京城人民这个高兴啊,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地铁到家乡,全程2元的票价着实让老百姓们实惠了很多,也给媒体以充分挖掘内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人说了你们搞通信的瞧瞧,人家地铁怎么就没有漫游费呢?到哪都是2快,多么清晰,哪有那么多套餐蒙人啊。

    我想笑,笑不出,哭,又不知哭什么。当你早晚高峰摩肩接踵地挤车,想多花几块钱达到一平米占俩人而非8个人的时候,没门。至于什么用户群细分,方便用户体验等,都不如全程一个价好管。在这种思维下,怎么充分利用那张一卡通的“一刷”来分析地铁乘客们的生活习惯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中国电信,在历史上由于背着初装费和月租费的的恶名,一直在普通人良心的天平上抬不起头来。到了中国移动时代,又由于单向收费,漫游费而无论如何努力总是被当作“美国鬼子”而遭痛骂。

    有通信的老专家说历史上通信人都是踏踏实实做工作,不为名不为利,不争论,不解释,在和广电的斗争中可以看到,在和铁道、电子和航天等要害部门争论中也是屡屡甘拜。从邮电部或信产部或搞通信的人没有上到领导人位置上就可略见一斑。普普通通的通信人心里都是想着做好自己的工作,人民会记得自己的。但没成想记得自己的却是恶名。

    也有专家痛心疾首地说通信人没有文化,是指搞通信的只是懂技术,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刻苦钻研,天然的垄断性使得思维固化于“我能”,而非更广泛地合作,共赢。别的产业都可以带动民族产业的发展,通信的进步给我们的手机、设备、SP/CP带来了多少民族利益呢?

    这也是大家都在骂运营商时,为什么很多人不占出来说话的原因。一个本该全通信产业链风雨同舟,同呼吸,共命运的事儿,却退给了做出头鸟的运营商,合理吗?不合理吗?

    其实我们的很多政策都是在极左和极右之间转换,中庸之道在通信业的监管上好像没有什么精髓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拿起手机打电话,放下手机就骂娘都是我们的通信体制造成的,也就是行业管理政策不到位的原因。

    按说我们的专家也不少,为什么不广泛地给大家做些普及工作呐,移动赞助了百家讲坛,为什么以研究历史的方法去讲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呢?信产部时不时地出个政策,为什么不把压力释放到整个产业链的人共担呢?难道厂商、SP们全是9连的兄弟,到死都听不到和谐的集结号吹响?

    做营销的人都知道,市场因素,诸如竞争者、替代品,顾客消费行为等都钻研透了才行。但那些非市场因素呢?比如人们对通信运营商的不信任心理,怎么排解呢?

    这次漫游费即便降到0,也只会降低人们的不满意度,不大会提高满意度,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降呢?除了降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本文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稿件,谢绝转载,刊登只为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通信资费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毕朝晖
做过铱星,熟悉卫星电话
弄过导航,知道不很容易
卖过手机,了解研发生产
搞过增值,懂点移动商务
在做通信,喜欢创新应用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