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的确在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还不小。但这并不值得高兴,因为很多时候,电信资费的下调,并不是出于运营商的本意,而是在主管部门的施压下、消费者的呼吁下的无奈之举。业内资深分析人士指出,电信行业的降价并非源自厂商的竞争压力,而来自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府高官、用户、媒体的集体“讨伐”。日前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公布了进一步推进电信资费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步骤,有望进一步把下调电信资费。这对于广大用户而言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种并非自由竞争形成的降价既不能真正满足用户利益,也无法促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等电信主管部门数次批评国内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套餐泛滥”的行业不正之风,明确要求降低以漫游费为代表的资费标准,给手机用户更多实惠。然而不管是降低漫游费还是减少套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运营商依旧我行我素,即便是迫于政策的压力无奈降价,也给出了种种限制手段。今年闹得轰轰烈烈的单向收费,也由于运营商在月租费、本地、长途、漫游通话、使用期限等方面大做文章而变了味,成了一款款披着单向收费外衣的套餐。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电信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程度还远远不够。回顾十来年的电信业改革历史,从组建中国联通抗衡中国移动,到中国电信分拆为南北两家固网公司,电信市场中的垄断行为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得到彻底制止。联通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没有改变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牟取暴利的作风。中国电信尽管遭到分拆,但两家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短暂竞争后,又订下了“非竞争”之约,继续在各自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要知道,国内用户互联网的使用价格超过网民收入水平的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也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约8%的平均水平。就算是这样,电信和网通仍然没有满足,近日又在酝酿采用宽带限时收费业务来取代包年和包月收费政策,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尽管我国电信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但离打破垄断之日还十分遥远,种种反竞争行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极大地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只有电信业真正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电信业才能真正赢得良性发展。而针对电信资费不合理,社会各界多年来一直质疑不断,但硬是不见运营商低头。其实之所以人们会质疑电信资费过高,绝对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因为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的电信资费明显比人家高出一大截。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欧美很多国家,电信市场也是从原来的垄断阶段过渡到自由竞争阶段的。像德国、美国、英国这些电信业完全市场经济化了的国家,早期的电信业也基本上是垄断。只不过这些国家意识到了垄断的危害性,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譬如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电信企业的发展,降低对进入电信行业的企业的准入门槛,并最终实现了电信市场的竞争和全面开放。
其实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企业的成立,其宗旨是同样是为了打破垄断,这也是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大方向。只是很遗憾,这些改革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很简单,电信重组只是治标,治本还得靠法律。惟有以法律的形式界定和处罚电信业中的垄断行为和相关企业,才能真正的打破垄断并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相信随着被称为“经济宪法”或“经济基本法”的《反垄断法》在我国的实行,电信业的市场竞争将步入良性运转阶段,届时电信资费的下降必将成为运营商的自愿行为。
·电信资费被迫式降价令人悲哀 [8/31] |
·电信资费价格下调不能仅靠呼吁 [8/31] |
·电信资费能否通过听证下调 [8/31] |
·全球电信资费最贵城市排名出炉 手机3.15元/分 [8/31] |
·发改委信产部定电信资费改革办法 规范套餐资费 [8/30] |
·中消协呼吁通过价格听证下调电信资费 [8/29] |
·发改委拟定电信资费改革的思路和步骤 [8/24] |
·信产部通报:电信资费争议申诉占总量近6成 [8/1] |
·北京市消协:仍有不合理电信资费 将继续改革 [7/27] |
·运营商草船借箭破电信资费困局 [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