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运营商捆绑策略不值得推崇--要闻 -- 通信世界网--专注于ICT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运营商捆绑策略不值得推崇
2007年8月24日 08:43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耶兰特

    中国网通近日公布的2007年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6.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43%,实现包括终止经营业务在内的合并净利润人民币58.58亿元。在固网经营日薄西山今天,网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非常不容易。据业内人士分析,网通在固网业务的发展方面主要是通过“亲情1+”等捆绑业务的实施来稳定用户规模,刺激语音流量和提高单一用户平均收入(ARPU)贡献,从而有效地扭转了2006年本地固网电话用户数呈全面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其实,不只是网通,同为固网运营商的电信,以及移动运营商移动和联通,也推出了众多捆绑业务,并从中受益匪浅。如此看来,捆绑策略不失为国内运营商成功经营的重要法宝。然而,这种策略并不值得推崇,因为它往往是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之上。

    比如说,现在很多家庭都申请安装了电信的ADSL宽带,但在不少地方,申请安装ADSL宽带的用户都必须先安装一部固定电话,而这部电话不论是预付费还是后付费,每月都需交纳20元左右的月租费。倘若用户的固定电话停机,ADSL宽带也无法使用。可以想象,正是因为运营商的这种强制性捆绑,导致多少ADSL宽带用户不得不安装一部几乎从来都不使用的固定电话?网上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开通宽带必须捆绑固定电话消费这种行为的介定上,95%的用户认为这是明显侵犯用户选择的权利。更有律师指出,开通宽带必须捆绑固定电话消费就是赤裸裸的霸王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同时也违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完全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实际上,尽管消费者们频频质疑,但除了少数地方可以采用停机保号的形式上网外,其它地方的ADSL用户还是不得不支付固定电话的月租费。

 

    移动运营商更是把捆绑销售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令人眼花缭乱的资费套餐就是明证,它们把短信费、本地长话费、异地长话费、漫游费等几个项目经过形形色色的组合绑定后,就成了不计其数的让消费者掏腰包的诱饵。要想选用一种既方便又省钱的套餐,用户费心机也难以找到,因为套餐提供的优惠政策大部分都是在玩“文字游戏”,真正使用起来并没有多省钱。就连今年闹得轰轰烈烈的单向收费,也在移动运营商附加的捆绑业务中变了味。明里是“被叫全免”,暗中则捆绑了“来电显示”、“来电管家”、“天气预报”等收费项目,或者是在基本月租费、本地、长途、漫游通话、使用期限等方面大做文章。这样一来,单向收费不外是披着一件美丽外衣的套餐而已。按照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真正的手机单向收费是一种标准资费,无须用户办理,不附加任何限制条件。这也是广大手机用户的心目中的单向收费,但其走向大众之日却始终遥遥无期。

    不可否认,捆绑销售本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诸多企业惯用营销手段。但在不少欧美国家,如果捆绑销售超过了许可范围,譬如将竞争性业务与垄断性业务捆绑销售,或者是买产品强迫搭售维护服务等,就会涉及到反竞争问题而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在法律上的空白,国内对捆绑销售的限制尚不明朗,运营商们往往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推出了种种不合理的有损消费者利益的捆绑业务。然而这种做法在给消费者带来不利的同时,事实上也危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因为运营商或许能够捆绑住眼前的利益,但永远捆绑不住用户的心。只有真正保障用户的利益,运营商才能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中国网通  运营商  ADSL  资费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