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拆分联通:两种力量的角逐--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拆分联通:两种力量的角逐
2007年12月24日 09:55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罗会祥

    业内一直在流行一个传言,拆分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负责人出面否认,也无济于事。现在,竟然冒出一个名为“国家发改委的内部文”《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不免让人大吃一惊。

    大洋网在披露《中国经营报》这一报道时,用了一个十分抢眼的《发改委文件属意联通拆分先发全业务牌照迂回》,其中有一个小标题更为引人注目,《强烈支持拆分中国联通继续放开资本限制》。事实上,《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这份报告并不能代表国家发改委的文件。

    但是,“拆分中国联通”由传言变成公开报道,再一次引起轰动。

    现在,报道一面强调,“业务重组后公司重组中国移动不变”,一面“强烈支持拆分中国联通继续放开资本限制”。这是不是有意在炒作拆分中国联通,要把传言变成事实呢?

    可以肯定的说,在拆分联通的背后,有两种力量在进行激烈的较量:

    一种是权力的角逐。

    上一次电信重组,网通吃掉了业内老大中国电信的半壁江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认为更像是一场“宫廷政变”。事实上,那次重组就是权力对电信企业的强加,结果离电信市场的发展规律越来越远,电信和网通的日子都不好过,而且,政府还不得不再一次考虑重组。

    这一次电信重组,难度似乎更大。无论是拆分中国联通,还是拆分中国移动,都是源于电信重组。局外人也能感觉到,一会儿拆联通,一会又拆移动,并非纯粹的民间传言,很有可能,就是高层内部的分歧意见在民间的传播。甚至能让人联想到,可能是高层有人故意泄露内幕消息,以便在民间寻求媒体、大众以及社会舆论的支持。也许,面对媒体和网络热炒电信重组的传言,深藏在幕后的人正在暗暗发笑呢。

    另一种是资本的角逐。

    电信重组,为什么只能是由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来瓜分中国联通,而不是另外一种结果。比如,由中国联通来并购中国网通,在CDMA的基础上升级到CDMA2000?联通把G网卖给电信,由电信去上WCDMA

    为什么单单要分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提出,“在重组后通过继续开放电信资本市场,引入外来资本的方式来补充新成立运营商的实力”。“引入外来资本”是电信改革的大势所趋,为什么非要分拆中国联通,而不能通过上述一种重组方案来实现?

    那么,最靠谱的解释只能是,有人看好中国联通这块肥肉,必欲分切食之而后快!在电信重组之前大炒特炒分拆中国联通,以便外来资本或私有资本名正言顺瓜分国有资产。资本角逐的内幕,只有资本持有者心里最清楚。

    在我国,名义上,一切国有资产归人民所有,但是,纳税人有权去决定国有资产的命运吗?当权力与资本的意志统一之后,除了分割属于人民的资产,还会有另外一种结果吗?

    (本文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稿件,谢绝转载,刊登只为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新闻
文件建议,可以在重组后通过继续开放电信资本市场,引入外来资本的方式来补充新成立运营商的实力,与中国移动形成有效竞争,建立起相对均衡的市场体系。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立项的《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课题召开了课题论证会暨专家研讨会。
从电信市场失衡的形态看,电信市场结构问题的核心是电信资源的配置,与其它产业不同,电信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与电信产品的变化不完全同步。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联通  拆分  发改委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罗会祥
笔名阿祥,自1996年与IT同行,一直在网上行走。曾为《中国计算机报》、《微型计算机杂志》、《电脑高手》等专业媒体特约撰稿,常驻天极网、硅谷动力、IT168等主流IT网站,文章多见于《IT时代周刊》、《读者》、《青年文摘》、《凤凰周刊》、《南风窗》、《环球时报》等报刊。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