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谁来为“无线城市”的建设买单?--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谁来为“无线城市”的建设买单?
2007年11月27日 11:08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耶兰特

    自从2004年美国费城宣布建设“无线城市”以来,全世界已经有数百座城市加入了这一行列,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的多个城市,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无线城市”。今年内地的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深圳也已经确立了“无线城市”计划,并业已付诸实施。我们不难看出,“无线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潮流。据预计,到2010年,全球“无线城市”将达到1500个。然而,建设无线城市所需要的巨额成本由谁来买单呢?

    在国外,无线宽带被称为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一些“无线城市”的建设由政府来出资。“无线城市是政府的第五公共事业,与修路铺桥一样将成为政府的责任。”阚凯力教授如是说。但是,由于建设“无线城市”花费过于巨大,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单靠政府的投入显然不可能。业内有专家指出,如果考虑采用现有技术标准组网,一个中等城市设立1000个左右大型基站,才能覆盖95%的地方,大约要投资1亿多元。当然,更多的城市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网络以降低成本。但即便如此,美国各大城市开展的无线城市建设风气仅仅持续了两年多时间,现在就已有许多城市由于成本过高,已决定取消或暂停了原定的建设计划。

    而且,不管是由政府还是由企业来投资建设“无线城市”,最终都会涉及到收回投资成本的问题。众所周知,“无线城市”最吸引人处就在于其“免费”这一特性,据悉在已经建成“无线城市”的国家与地区,“用户零付费”绝对是主流。当然,免费的无线上网也不是没有条件,通常用户在接入网络都自动打开一个广告网页,或者是在上网的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需要看一次广告,而且上网的速度也不是很快。不过,如果用户交纳一定费用,就能享受比免费用户更高的带宽。例如,在硅谷的“无线城市”计划中,用户可以享受免费的、广告商赞助的无线上网服务,速度最高可达1Mbps,用户也可以选择每月支付19.95美元,享受速度更快且没有广告的上网服务。

    然而,成本的收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城市在建成无线网络后,都无可奈何地面临着“无人买单”的尴尬,中国台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台北市于2005年建设成为“无线城市”,采用的是企业出资建设后再通过收费逐步收回投资的办法。最初免费阶段尚有六万人注册,但在2006年1月实施包月收费后,用户很快减为数千,后来不得不再次改为免费对用户开放无线网络。总的来看,无线城市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前景不容乐观,投资者很难在网络建设和低利润之间找到立足点。这也是国内的几大运营商对“无线城市”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6大城市在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的共同特点是,都不是由几大运营商主导,而是由当地政府牵头,通过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等方式,授权一家中小运营商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及维护。但在前景不容乐观的今天,又会有多少公司愿意投入这一行呢?

    (本文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稿件,谢绝转载,刊登只为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无线城市  阚凯力  无线宽带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