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参股收购3COM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大事件。
华为的行为似乎从没有像如此般的令人眼花缭乱。前卖华三、后参股3COM,任正非在3COM子母公司间的腾挪也让我们的想象力分野随之延伸到一种极致。第一反应,晕。不过如果稍加推敲,感觉华为的指向又是如此清晰,那就是北美市场,再具体点说,就是思科——一凭借这场收购,两大巨头的巅峰对决序幕正在拉开。
虽然在华为发布的新闻通稿中,任正非只把其定位为“商业投资”,但这盘棋的利益攸关也许只有他才清楚。华为对北美市场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对于每一单北美的生意都会被华为称为海外市场突破性的事件。具体到数通产品,其全球市场重地非北美和欧洲莫属。
由于欧洲市场天然的多国家“小板块”的格局,加之各国经济水平的不均衡,使得华为依然可以实施其拿手好戏——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逐一渗透全欧洲市场(当然华为也借助与欧洲厂商合作的力量)。而北美市场的“大板块”结构以及美国惯用的以安全为名的保护壁垒,让华为一时之间难于下手。
此前与思科的官司让华为的数通市场在北美几乎全军覆没,而当初华三的市场主要在中国和日本,当初预想的借道3COM进军北美市场并没有达到目标。华为收购的港湾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不理想。港湾基本是与一些跨国公司合作来推进海外市场,中间还出现过由于港湾不了解海外运营商需求,而导致在与某跨国公司合作应标某南美市场时中途被斩的事故。可以说,在数通领域,华为一直无法实现对北美市场的渗透。
应该说北美这一块大蛋糕是任正非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痛,这与华为目前所具有的数通实力不符,当然这也是其国际化战略的绊脚石。而撬动这一市场的使命如今被任正非寄托在了3COM的身上。
卖华三得到8亿多美金,参股收购3COM,对于总量22亿的盘子来说,也不过是4亿多美金而已(如果真的是20%的股份的话),这一进一出间的利益走向想必无需赘言。更主要的还在于卖的只是3COM的一个子公司,借此华为不仅可以完善和调整好自己的产品线结构,还可以得到3COM背后的全球渠道,3Com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是华为所不及的(在华为发布的新闻通稿中对3COM是这样描述的:3Com建立了世界级的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各种创新产品,并为客户创造商业价值),特别是在北美市场(不过这里需要说明,它只是“渠道”而已,还没有成为华为的既有“市场”,后续的理论能否变成现实,还要看华为自身的造化)。
进军北美,华为绕不开这个市场上的绝对老大——思科。华为此举这也应该看作是向思科地位发起冲击的表现。联想到此前任正非的一次内部讲话:只要我们按部就班的搞,不出大问题,就一定能打败他们。由此看来,华为的这个“20%“也应该是任正非所言的“按部就班”中的重要一步。参股3COM应该是华为“做活”自己国际化大战略的一枚重要棋子。想做老大,只有在最高级别的拳脚相加中获胜才是惟一出路。这一场战争胜负难料,但是华为的举动相信会让思科产生高度警惕,因为这个被称为无法被打倒的高科技公司此前已经把华为列为头号对手了,并且相比于华为漫长的产品线,思科的单一产品线也让它根本输不起。
在今后3COM的运作中,华为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3COM,进而为自己的战略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要知道华为一贯在合资公司中有“以小搏大”的传统,虽然从股份上看不是老大,但是话语权却往往不会旁落。联系到当初因为华三的利好,3COM把自己在美国的研发大本营几乎都“闲置”了,美国总部的实力颓势,华三也应该成为现今3COM的成长原动力所在。由此看来,卖华三,参与收购3COM,在这一看似令人眩晕的动作背后,真实的场景应该是:华为还会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公司话语权,虽然它的股份只有传说中的20%。
当然,在这场只有在资本市场上才能得以一见的魔术中,华为需要警惕的风险在于美国政府可能施加的场外因素。与当初联想收购IBM后所面临的美国政府“弹劾”有所不同,华为此前的海外市场拓展已经因为被美国方面“认定”有“军方”背景而受到影响,此次美国政府对于华为参股3COM的反弹到底有多大,这是华为方面要密切关注的事情。
·华为的3COM谜题:北美思科也许才是答案 [10/1] |
·华为收购3C 意在李一男 [10/1] |
·华为确认收购3Com 16.5%股份 面临美政府审查 [10/1] |
·华为回应收购3Com:未考虑完全退出企业网市场 [9/30] |
·华为高通合作完成HSPA的VoIP商用测试 [9/29] |
·曾剑秋:华为参与收购3COM是探索性发展 [9/29] |
·阚凯力:华为参与收购3COM意在掌握话语权 [9/29] |
·3Com赔了夫人又折兵 未能购思科遭华为吞并 [9/29] |
·杨海峰:华为收购3COM有利于在全球市场竞争 [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