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GN >> 技术 >> 正文
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融合模式
2008年8月11日 14:02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汪军 符涛

    通信业务融合的意义在于客户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接入网络访问所签约的业务,提供最大化的通信客户价值。当前主要存在两大网络业务的融合趋势,一是移动固定网络的融合,二是通信和IP网络的融合。前者主要在于不同接入方式的融合,连带解决移动、固网通信网络多年以来业务的差异化问题;后者需要解决传统通信与IT两个领域中的业务模式的集成、融合。在业务融合技术路线上主要有通信界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件业提出的统一通信(UC)以及众多局部性改良技术[1-3]。

    通信领域的NGN标准将网络划分为接入、承载、控制、业务4个层次,再加上终端就构成了5个网络层次;而数据通信模型中将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前者以网络为中心进行划分、设计网络,强调运营和控制,业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泾渭分明;后者则是以对等为基本思想,业务的提供者、消费者可以互相转换。过分强调任何一种模式均会造成极端,前者限制了技术进步在终端侧的体现、增加了网络的负担,使得网络的演进、技术创新尤为缓慢;后者使得网络运营的盈利无法保证,很难为消费者提供可持续的、有质量保证的服务。

    网络融合需要解决融合和差异的矛盾,经济发展使得大众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个体尊严需求所衍生的个性化趋于普遍,也是近年来市场营销的趋势之一,通信市场同样也不能免俗。融合不能局限在解决运营者成本的范围内,融合是业务多样性的统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才有价值。融合还要解决在哪个层次上融合的问题,可以分为客户端集成、网络融合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上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业务层:同一用户的相同业务要有一致的体验,用户可以定制业务特性和个人偏好,从而使业务打上个性化标签。业务具备集成能力,将用户关心的一组服务打包在一个界面、一次操作中。

    控制层:用户不关心,统一是为了解决运营商的成本问题,但是IP网络模型中无对应层次。换个角度来看,这一层是承载网络之上的一个叠加网,主要完成业务的发现及路由、用户的认证、授权、计费。

    承载层:统一于IP。

    接入层:不同的媒介提供不同的连接性、服务质量,多样性是必然,接入层的多样性需要依赖于终端的集成能力予以屏蔽。

    终端:具备多种接入能力,包括各种无线、有线接入方式,具备多种业务访问接口、能力。终端能力的差异可以在业务层予以适配,但是对于具体的业务需要有基本的能力集要求。

    1业务融合模式

    业务融合模型需要考虑这种融合模式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以及实施这种融合的成本要素,前者研究客户的需求,后者关注实施的可行性。

    1.1融合场景

    (1)固定移动融合

    李先生在下班的路上收到公司的紧急通知,需要参加一个与欧洲项目团队的一个紧急会议,李先生用自己的PDA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参与团队的视频会议,参与讨论。到家后,他将视频转移到自己的IPTV视频终端上、语音切换到另外一台固定电话上,继续自己的发言。

    (2)通信与因特网业务的融合

    王先生出差美国,到达目的地后就用自己的PDA上网,通过其签约运营商合作旅行社提供的Web Portal查询到最近的中餐馆,并予以预订。几天的商务活动之后,行程尚有几天时间,于是上网安排了几天的自助旅游活动,并将宾馆、饮食安排好。

    王先生入网的运营商与各主要连锁服务企业都有协议,成为该运营商的优质客户即可以选择自动成为协议公司的会员,会员的身份认证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电话号码自动进行,无需额外申请。

    1.2业务融合的模式

    从业务逻辑的聚合位置来看,业务融合有两个层次的融合:

    终端层次的融合,亦即终端应用具备组合多种应用的能力,如终端将通信应用、Web应用整合在一个应用中,并可以通过下载插件来实现对新业务的支持。

    在网络侧实现融合,比如Web2.0聚合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个整合的业务界面,自动调用相关的业务,将分离的多种组合打包,提供一个统一的业务体验、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支付帐号。

    无论何种的业务融合,其可实现性依赖于其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除了业务本身提供的客户价值、营销渠道外,支付渠道是重点。因特网服务商的全球化使得其客户群遍布各地,对于长尾理论所揭示的盈利模式其本质还是利用广泛的免费服务吸引公众注意力,然后将公众关注力出售给少量产业客户,比如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广告模式。简单的终端层次的业务融合无法解决整个产业链的可运营的持续发展问题,也妨碍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必须在终端和网络两个层次上共同改进,提供一个客户和运营商双赢的解决方案。

    运营商已经建立了遍及城乡角落的渠道以及完备的支付方式、信用体系,利用运营商作为渠道可以使因特网业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达到双赢,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今年来的收入主要依赖于移动客户的短信之处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这种合作、融合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应用,无法推广到更为广泛意义上的通信业务。如果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无论何种业务都可以和运营商共享用户群以及营销、支付渠道,运营商作为这些业务的集成商、代理商,那么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之间的双赢合作就可以预期。如何建立这样的一个基于通信网络的统一身份、支付系统也就成了业务融合的一个关键。

    2业务融合的网络架构

    2.1融合网络模型

    综上所述,业务融合的通信网络是一个以业务为中心,以统一认证、授权及计费为支撑的开放网络,其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传统电信业务只是网络提供业务的一个子集,所有能够通过信息流提供的产品、服务均是一种业务。由于传统电信业务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业务的发展已趋于饱和,如果其概念不加以拓展,发展速度不会过于脱离社会经济增长水平,逐渐走向没落。

    其实每一种产业之间互为愿望竞争者,它们通过在社会总支出这块大蛋糕上瓜分一份而维持自身的发展,通信作为一种信息流技术,实质上是通过对实物流的替代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比如对邮件、客运交通的替代。传统通信定位过窄,已经无法再赢得消费者更多的支出预算,必须参与到更多的信息流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不可能成为一个全能服务提供者,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对客户资源的掌握以及对于电信客户ID的掌控,有助于建立一个统一认证的可信网络,并作为末端渠道的代理人,更进一步通过结构化各类业务接口推动服务提供商开放接口。运营商可以建设业务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富有竞争力的组合一站式服务,这类似于Web 2.0的Mashup概念,也是电信业界存在多年的Parlay开放业务平台(OSA)的扩展,不过是将概念外延到非传统电信业务。

[1]  [2]  [3]  编 辑:张翀
[相关新闻]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