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G >> 要闻 >> 正文
TD-HSDPA尚需六点改进
2008年11月24日 15:55    通信世界周刊    评论()    
作 者:赵经纬

    在TD-SCDMA(后称TD)一期网络建设中,为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中国移动已完成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秦皇岛等8个城市TD试验网的HSDPA升级工作。升级至HSDPA后,国产3G手机可以把下行数据业务速率提高到2.8Mbit/s以上。7月份,大唐移动正式向上海、广州两地移动公司提交现网HSDPA功能升级测试报告,其在上海和广州两地TD试验网的HSDPA功能升级测试工作宣告完成。中国普天则成功完成了其承建的天津、秦皇岛两地TD网络的HSDPA全网升级。

    为了对一期几个城市HSDPA的业务和网络表现情况进行摸底,中国移动于2008年3月至6月陆续在上海、厦门、深圳等地开展了HSDPA外场试验。本期我们将对中国移动HSDPA建设引入的关键技术、外场测试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HSDPA建设做一个全面解读。

    TD-HSDPA建设引入三种关键技术

    据三地外场测试的资料表明,厦门、上海、深圳三地共完成测试用例100余项,完成比例超过98%。此次TD外场试验目的有四:一,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自身需求出发,掌握TD新技术以及规模组网、可运维能力;二,推进TD系统HSDPA、MBMS等新技术的产业发展;三,摸索和积累TD新技术组网规划与优化经验,支撑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四,培养和锻炼TD技术人才。

    HSDPA升级工作中,引入了三种关键技术以提高下行传输速率,分别是16QAM高阶调制,HARQ和快速调度。其优越性表现为:第一,16QAM高阶调制提供了更高的调制效率,AMC使数据传输良好地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第二,HARQ根据无线链路的状况快速调整信道速率,实现数据的纠错和重传;第三,快速调度使无线资源在多用户之间实现共享。

    三地外场测试结果有喜有忧

    参与此次测试的人士介绍了以下几个测试结果:

    三地外场规模组网条件测试证明,HSDPA由于采用了高阶调制16QAM、HARQ和快速调度等算法,在发射功率为27dBm条件下,近点实测可达最高单载波每时隙吞吐量390—460kbit/s,达到理论值的70—80%,较R4提高2—3倍,表现出了较高的频率利用率和码字利用率;当用户集中分布于小区远点的极端情况下,实测吞吐量单载波每时隙为200kbit/s左右,达到理论值的35%,仍高于R4吞吐量一倍。从这一点上看,HSDPA实现了更好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可以初步达到用户使用3G数据业务的带宽要求。

    在用户分布测试方面(包括用户远近和多用户集中分散),出现吞吐量由于用户从分散到集中场景下降30%的情况。用户在高速移动情况下,由于信道的快速变化,使得CQI反馈不准确,造成AMC速率降低,从而造成系统性能恶化和吞吐量的下降。试验表明,用户以时速在100km/h的速度移动,下载速率平均下降6%。

    在HSDPA基站覆盖方面,三地外场试验表明,HSDPA小区覆盖半径等同于R4PS业务,在一般城区覆盖半径可达到1000米左右,在郊区覆盖半径可以达到3000米左右。从上、下行信道的BLER情况可以判断,HSDPA业务表现为上行受限。在覆盖功率方面,当HS-DSCH信道的发射功率达到一定阀值后,继续增加发射功率对覆盖半径无影响。这主要因为增加HSDPA载波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小区间的同频干扰。

    试验对HSDPA网络的QoS保障能力进行了测试,验证了HSDPA网络对会话类,流类业务的QoS保障能力,发现HSDPA网络无法对背景类业务的QoS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地外场试验表明,当系统带宽受限时,网络自适应调整WWW浏览、FTP下载等背景类业务速率迅速下降,以保证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会话类和流类业务质量。

    三地外场试验中仅有凯明和重邮信科两个品牌的4款终端提供芯片。截止到目前,产业无法提供基于16QAM高阶调制功能的HSDPA测试终端的路测软件,极大地影响了三地外场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工作。

    TD-HSDPA下阶段建设的六点改进

    针对测试结果已达到的效果和仍存在的问题,中国移动一线建设和测试人员为进一步的TD-HSDPA网络建设提出六点建议:

    一.HSDPA与R4在同频同时隙条件下,互干扰严重。应该在HSDPA与邻小区交界处,R4关闭与HSDPA同频点或者有效降低该频点HSDPA发射功率,以降低同频干扰,保证R4小区质量和用户感受。另外,建议在网络运营中,关闭网络侧小区内HSDPA信道与R4信道,避免造成HSDPA与R4之间出现同频干扰。

    二.尽早考虑网络整体由3:3的时隙配置逐渐过渡到采用2:4上下行不对称的时隙配置,以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承载不对称数据业务。

    三.综合考虑功率因素和同频干扰因素,结合理论分析和外场测试结果,建议对城区环境基站功率配置为24——27dBm,对郊区环境基站功率配置为27——30dBm。

    四.HS-SCCH/HS-SICH的配置数量要根据业务策略综合小区吞吐量和同时在线用户数等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实验情况,建议对有三个HS-DSCH时隙的小区配置不低于2对HS-SCCH/HS-SICH,对有两个HS-DSCH时隙的小区配置1对HS-SCCH/HS-SICH。

    五.打开伴随DPCH复用和其速率配置功能,建议系统侧为每个HSDPA用户配置伴随DPCH以传输高层信令,打开伴随DPCH复用功能可成倍提高同时在线用户数,因此建议打开伴随DPCH复用功能,以增加网络可同时接入用户数。

    六.在HSDPA与R4共存的网络环境下,优先将分组数据业务承载在HSDPA载波上,以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TD-SCDMA  HSDPA  改进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