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G专区 >> 3G演进 >> 正文
WCDMA和TD-SCDMA中HSDPA的比较
2007年7月24日 13:07    中国联通网站    评论()    阅读:
作 者:现代电信科技 李佳 张京 马骥

    二、WCDMA和TD-SCDMAHSDPA的不同点

    1.物理层信令参数的差异

    仅用于FDD模式的信令:信道码,用来向UE定义接受信息和进行解码时所需的信道码;测量反馈率,用来定义用于下行链路质量测量的反馈率。仅用于TDD模式的信令:HS-PDSCH配置,用来向UE定义它所要接受和解码的时隙和码;HS-SCCH循环序列号(HCSN),在每次HS-SCCH传输给目标UE时该参数值加1。每个UE保持自己特定的计数器值。UE用该计数器为闭环功率控制服务,衡量HS-SCCH中的BLER[4]。

    2.物理信道种类的差异

    HSDPA中引入了新的上行物理层控制信道,在WCDMA中为上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在TD-SCDMA中为上行共享信息信道HS-SICH。HS-DPCCH的作用是承载上行链路中必要的控制信令,即ARQ确认(ACK/NACK)和CQI。HS-SICH承载的信令与HS-DPCCH相同。但前者是专用信道,而后者是共享信道。

    在W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中,基站通过扰码来区分用户。上行链路采用的扰码序列分为短扰码和长扰码,这两种扰码族都具有几百万个扰码可供使用,足够为小区内每个用户分配不同且唯一的扰码,方便基站区分,所以,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不必规划码资源,因此HS-DPCCH更适合设计为专用信道,这样可以在不影响以前的系统上简化终端的设计。

    在TD-S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中,基站通过扩频码来区分用户。HS-SICH的扩频因子SF固定为16,这有限的扩频码资源,不允许采用类似于WCDMA系统的HSDPA反馈信道HS-DPCCH那样的设计——采用专用的物理信道。因此,将HS-SICH设计为共享的物理信道,使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相同的扩频码,用户之间通过正交序列区分。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HS-SICH设计的复杂度,而且由用户和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单频电波受到随机调频,接收到序列的正交性将受到影响。

    3.时隙分配的差异

    工作在TDD模式下的TD-SCDMA系统在同一载波上进行上、下行链路传输,上下行的分配是通过时隙调度来实现的。DwPTS和UpPTS两时隙间的GP转换点在子帧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另一个转换点的位置可以在常规时隙间变化。但系统规定TSO总是分配给下行链路,TS1总是分配给上行链路。转换点位置仍有选择的空间。TD-SCDMA系统这种可动态分配时隙的无线帧结构,可同时适用于对称业务(图1)和非对称业务(图2)。在TD-SCDMA系统上引入HSDPA技术后,不管对于原来的语音业务(对称业务)还是数据业务(非对称业务),频率资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5]。

    图1上、下行时隙的对称分配

    图2上、下行时隙的不对称分配

    工作在FDD模式下的WCDMA系统,其上、下行数据在已经分配好的两个不同的频段上传输,所以不能动态地根据上下行的数据传输量调整资源的分配,即当进行非对称业务服务时,信息量较少的那一链路方向的剩余频率资源不能分配给另一链路使用,而这些剩余频率资源处于空闲状态,这使得WCDMA系统达不到资源的充分利用,频谱效率较低。如图3所示。

[1]  [2]  [3]  [4]  编 辑:张翀
关键字搜索:3G  WCDMA  TD-SCDMA  HSDPA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