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的电信 >> 行业热点_通信世界网 >> 正文
 
云计算助力IDC提升运营能力 三种业务模式采用渐进式部署
http://www.cww.net.cn   2010年9月27日 07:4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广州市电信设计有限公司核心网络设计院高级设计师 吴劲松

主机托管、大型客户和传统用户服务作为三种典型的IDC业务,在实施云计算以提升运营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群选择其适合的云计算模式。

由于商业化运营模式单一、服务模式简单、信息化程度低,国内IDC行业的盈利水平始终未有明显提高,这不仅降低了IDC服务商的利润水平,同时也制约了IDC行业发展。

目前,全国IDC市场收入仍以基础资源业务为主,IDC依靠机位出租、主机托管、带宽出租等基本业务的市场比重高达88.4%;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以及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在仅存的11.6%的IDC增值业务份额中,网络安全服务、代维服务和数据存储三者共占有80%份额。

不过,随着3G、新媒体、视频等多网融合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等企业信息应用外包的日益发展,IDC基础业务势必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增值服务将逐渐成为IDC业务发展的重点。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异构、自治的按需即取的全新运营服务模式,也将为IDC提升运营能力发挥巨大作用。

以共享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提高IDC资源的共享率和利用率,云计算将能够降低IDC运营成本,帮助IDC提供性价比更优的服务,吸引更多企业采用IDC服务,从而为IDC带来更大收益。

通过云计算建设,IDC可以整合多个物理服务器到同一物理服务器,降低40%软件和硬件成本,提高每台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有效降低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及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的运营成本IDC的业务部署时间将大大降低,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也极大缩小,硬件维护、升级将得到加强,设备宕机率也会大大地降低帮助IDC中心建立业务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现有IDC资源和业务优先级对应,所有服务器可以作为资源池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且按需动态分配。

三种业务模式“云”化处理各不同

IDC的云计算建设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和用户群进行差异化统筹考虑。主机托管、大型客户和传统用户作为三种典型的IDC业务,在通过云计算提升运营能力方面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不同客户群选择适合的云计算模式。

主机托管业务:该业务一般为SP/CP的主机托管,基础架构规模较小,服务器平台常以PC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运行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及Internet应用为主,应用模型需要符合开发规范,对托管费用成本敏感。

该业务模型可以应用云计算中的PaaS(平台即服务)模型。在PaaS平台中采用统一平台架构、开放平台能力等手段,基于互联网以服务形式提供平台运行环境,重点开发内部测试平台、开放API接口,形成海量的数据处理中心。

大型客户业务:该业务一般指大型网站、在线游戏等,如新浪、网易、盛大等新兴Web2.0企业,基础架构规模较大,混合型的基础架构,从终端服务器到PC服务器均有,系统复杂,应用类型繁多,对服务水平、带宽、应用部署速度敏感。

此类业务适合采用云计算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模型。IDC服务商整合内部系统和基础设施资源,降低成本,大规模、高效地提高IT基础设施,以基于网络服务的形式提供计算和存储等资源能力。传统业务:该业务一般指传统行业、金融、证券、政府、集团客户等,其基础架构、应用类型复杂,一般采用自行开发的行业应用;对安全性、资源独占性的敏感。此类业务适合以私有云或者独占模式建设。

[1]  [2]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进入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云计算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重要新闻
通信技术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