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0 PTN建设部署与运营维护研讨会 >> 相关报道 >> 正文
 
2010年成为PTN发展关键年
http://www.cww.net.cn   2010年4月19日 15:1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张海懿

    PTN解决五大需求

    分组传送网(PTN)是基于分组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是传送技术和数据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能较好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满足标准化业务、高可靠性、灵活扩展性、严格服务质量(QoS)和完善的运行管理维护(OAM)等五个基本属性,而且兼顾了支持传统的TDM和ATM业务,继承了SDH网管的图形化界面、端到端配置等管理功能。目前,PTN主要应用在城域网范围,主要承载移动回传、企事业专线/专网等QoS要求的业务,实现我国运营商城域传送网从TDM向分组化的逐步演进。

    作为PTN主流技术的MPLS-TP技术抛弃了基于IP地址的逐跳转发机制并且不依赖于控制平面来建立传送路径,保留了MPLS面向连接的端到端标签转发能力,去掉了其无连接和非端到端的特性[不采用倒数第二跳标签弹出PHP、LSP合并(LSPMerge)、等价多路径(ECMP)等],从而具有确定的端到端传送路径,并增强了满足传送网需求、具有传送网风格的网络保护机制和OAM能力。

    在我国运营商的城域网中,PTN技术主要定位于城域的汇聚接入层,解决以下需求。

    1、多业务承载:无线基站回传的TDM/ATM以及今后的以太网业务、企事业和家庭用户的以太网业务。

    2、业务模型:城域的业务流向大多是从业务接入节点到核心/汇聚层的业务控制和交换节点,为点到点(P2P)和点到多点(P2MP)汇聚模型,业务路由相对确定,因此中间节点不需要路由功能。

    3、严格的QoS:TDM/ATM和高等级数据业务需要低时延、低抖动和带宽保证,而宽带数据业务峰值流量大且突发性强,要求具有流分类、带宽管理、优先级调度和拥塞控制等QoS能力。

    4、电信级可靠性:需要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电信级承载,提供端到端的OAM能力和网络快速保护能力。

    5、网络成本(TCO)控制和扩展性: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都有几千个业务接入点和上百个业务汇聚节点,因此要求网络具有低成本、统一管理和可维护性,同时在城域范围内业务分布密集且广泛,要求具有较强的网络扩展性。

    国内标准将明确PTN技术要求

    T-MPLS技术标准最初由ITU-T于2005年5月开始开发,到2007年底已发布和制定了T-MPLS框架G.8110.1、T-MPLS网络接口G.8112、T-MPLS设备功能G.8121、T-MPLS线性保护G.8131和环网保护G.8132、T-MPLSOAMG.8114等系列标准。2007年,IETF出于MPLS利益之争以及兼容性问题,提出由它主导相关标准化工作。2008年2月,ITU-T同意和IETF成立联合工作组(JWT)来共同讨论T-MPLS和MPLS标准的融合问题。之后经过组织形式的调整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目前的IETFMPLS-TP标准是传送和数据领域利益竞争和平衡协调的产物,特别是在OAM和保护机制的标准化上尤为突出。

    国内随着3G牌照在去年的发放,在大量3G回传业务和网络IP化需求的推动下,各大运营商对于PTN技术和应用的需求日益明显,为了满足网络需求和应用的发展,国内加快了PTN标准的进程,目前《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已经征求意见,预计在9月份送审,在该标准中将针对国内应用需求,对于PTN技术要求给出比较明确的选项,相信对于PTN的产业发展也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国内PTN进程明显加快

    虽然PTN技术的标准化工作还未完成,但由于国内外移动运营商的无线回传市场需求迫切,目前业内已有一系列PTN产品相继面市,中兴、华为、烽火、上海贝尔、UT斯达康、爱立信、泰乐等公司的MPLS-TP产品已经经过多个运营商的测试,大多数产品也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设备入网许可证,总体来说,PTN(MPLS-TP)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稳定,但目前在OAM、保护和互通机制等方面还需完善;分组同步等新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

    PTN技术融合了传送网和数据网络的优势,旨在构造电信级的面向连接的分组承载网络,符合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需求,是3G无线回传的一个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然而,我国三大运营商在基础网络资源、业务发展需求和网络运维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这些现实情况将影响他们对PTN的选择策略和应用场景,历来是“没有最优的技术,只有最优的选择”。在经过了2008年实验室全面摸底测试和2009年上半年的八省市试点测试后,中国移动已明确基于MPLS-TP的PTN网络演进和建设方向,2009年10月份启动PTN集采工作,7家厂商参与了技术和商务的角逐,中兴、华为以各35%的份额居首,国产厂商占据了约90%的份额,2010年初也开始了PTN网络建设,各厂商的实际市场占有份额将随着各省网建设项目的开展逐步明确,后续将基于移动回传网络实现向全业务网络的演进。对于中国电信而言,PTN和IP/MPLS+增强以太两类解决方案各有优劣,竞争激烈,目前PTN相关企业标准也已制定完成,PTN实验室测试已经开展,相关的试点应用也纳入议事日程。中国联通在2009年已针对现网MSTP实施3G承载的优化改造,满足3G建设期的承载需求,同时也关注PTN技术和标准的进展情况,在2009年第四季度开展了PTN的实验室相关测试,后续随着WCDMA数据业务推广逐步向分组化承载技术演进,对于PTN等技术的关注和应用将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说,PTN技术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在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为产业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对于PTN技术无论是标准还是应用都是关键的一年,在标准方面,国内要制定完成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用于指导网络应用和设备开发,国际上要发挥各方优势合力加速推动MPLS-TP标准进展。在应用方面,中国移动的PTN建设逐步开展,更好地适应网络需求、满足大规模建设和运营成为重点,同时针对PTN的特殊性开展网络运维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对于其他运营商,做好测试和试点工作,会为下一步应用打好基础。

相关新闻
编 辑:高娟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53
关键字搜索:PTN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