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RAN技术发展和移动回传应用研讨会 >> 会议直播 >> 正文
 
图文: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永春
http://www.cww.net.cn   2009年9月17日 10:53    通信世界网    
作 者:CWW

    我们现在融合网络架构已经开始,在这个胶片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胶片上端的网络是一个概念化的四重播放,它有接入网,中间是无线,它有无线的接入,包括了基站,还有SCW是网关,还有无线的回程网,还有核心网,以及骨干网,以及在上面的IMS的业务。

    还有有线网,这上面是以太网的接入,到BNG。在过渡的阶段,首先最早发生在骨干网的这一层,无论是移动还是固定,它们最终回融合成同样的一个IP的骨干网。在这个骨干网当中,可能有不同的移动业务需求,固网IMS和移动的IMS是并存在这个网当中,这时候并没有把它融合起来。

    第二步发生的是回程网络,今天我们谈了IP RAN和接入网络,接入网已经是很快可以做到融合。因为今天LTE的基站,以及传统的3G的基站,都已经开始IP化,包括CDMA2000、EVDO的基站,都是IP的接口,或者是2M或者是以太网的接口。固定的PON的设备也已经是IP化了,那么回程网络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回程网络如何做到移动和固定用共同的回程网络,以及我们的大客户企业的回程网也用相应的网络。这是一个融合,这个融合将会发生在今天开始的3到5年的阶段,来完成这样的融合。

    再往下的融合,就是跟业务相关的融合,比如说网络资源要管理去融合,客户资源综合的控制层,把这个IMS,就是固网的IMS和义务的IMS合而为一。再接下来就是融合的网关,无论是移动的网关还是固定的网关,它们接下来要做融合,这是最后一步的融合。

    当然,在这里面还牵扯到了端到端的网管系统,当这些融合发生之后,我们就把它称做是一个高效的网络。因为这样的一个网络,运营商可以很好地去挖掘这个网络的潜力,并利用这样的一个网络来创造价值。因为这个网络是一个完全规模可扩展、可管理的网络,它是分段的带宽管理,完全能够避免了运营商对于IP的网络化。

    第二个阶段是讲LTE对于回程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刚才招院长已经给大家谈到的,LTE对于网络拓朴的影响,实际上在这个小的黄框里面,LTE的影响,基站之间是有互联互通的。跟现在的3G、2G的基站的宽数不一样,3G、2G的集中化的,到基站的控制器,那之间是没有任何的直连的关系,是必须通过基站再自上而下。但是到了LTE以后,基站和基站之间是平等互利的方式,原因是每一个基站出来都是超过了百兆的流量,所有的百兆流量如果全部送到网关,再从网关进行下载,突然之间通信多了,对于网关的可扩展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成本和传输浪费的角度。

    所以,E-UTRAN之间可以做传输,从一个基站漫游到另外一个基站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基站做转化,从一个基站直接传到另外一个基站,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做的。

    但是可以看到,还有很多与3G相比,LTE还增加了很多的要求,比如说安全性。安全性大家可能都说到密码,因为在基站和基站之间具有互联关系,而基站上面的回程网络,今天我们谈到的IP RAN,它既要承担无线的回程,也会承担有线的回程,还会承担企业的回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通用的、混合的IP的网络,它是由路由组成的网络。在这样的一个网络当中,自然会想到我移动的数据,会不会出现互联网一样的安全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提到,手机到基站之间空中接口是加密的,但是空中接口加密以后,但是基站到网关,或者是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无线的通信网是不是还可以加密?现在有可能要做IP站址的加密,这样基站之间又增加了加密的要求。在移动层、无线层、传输层和各个方面,IP有了新的需求,这是对IP RAN提出的一块。

    所以,在谈到LTE做回传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在这样一些新的需求下面,什么样的网络能够满足平面化、安全、QoS各个方面等等,自然会想到IP RAN的角色。从IP RAN的角度和各个方面的角度里讲,在满足需求当中,还要做很长时间的实践。

    像EPC对于网络的影响,还包括了移动用户的移动数据的管理,移动管理可以是一种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所以,基站和移动管理器MME的连接方式,它是一对多、多对多,一个基站可以接不同的MME,一个MME也可以接多个基站,所以它是多对多的连接关系,要求这个网络能够实现这种平面化的路由。

    还有网关这一块,它和INC不一样,一个INC是一个基站,基站和INC是多对多的,但是一个基站只对应一个INC。所以它是一个多对多的,或者是LAN的连接,或者是和以太网的连接。所以要求回程的网络来讲,要实现要么是以太网的端到端E-LINE的方式来讲,要么是实现E-LAN的方式,要么干脆用IP VPN的方式来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至少是3到5年,但这是一个渐进的方向。

    简单地总结一下,IP RAN经过多半年的发展,到现在有哪些发展。首先是来自路由和信令方面的发展,包括了增加了OSPF、BFD。另外一个方面是IP的VPN增加了IP管道的技术,还有绿色电信对于传统电信的支持。

    首先,伪显的IP管道的相连,你要做一个MPLS的IP RAN的话,它的要求来讲基本上是自己组一个网,假设A、B两个点,中间要么是直连,通过传输设备把它连接起来。但是今天来讲,技术的发展已经做了探索,在A、B两点做成一个统一的回程网的时候,我可以通过中间开辟一个IP的隧道,我的伪线可以装在这个IP的伪线里面,又可以装在另一个IP的管道里面,这样可以节省开支和提升效率,可以跟别的IP网络共享一个传输资源。

    第二个方面,它的进展就是个标清交换路由,在这个小的设备在边缘层的最末端设备的实现。这是什么道理呢?大家看这个,如果你边缘最末端的实现不能支持标清交换,在MPLS网络当中不支持P设备,那么它只支持PE设备,所有小的盒子在组网的时候要做几个盒子之间PE设备之间不能提供互联,所以PE设备之间需要大一点的方式。在你的左下角,最中间的代表,如果你把所有的PE设备组成一个环的时候,要增加一个PE设备,就是中间大的设备组成一个环。这就得到了解决,解决的方式是所有的PE的设备,我们也支持标清交换,也可以做P设备。所以,可以看到上面的这个小设备来讲,它是P设备和PE设备同时组成了一个环,同时跟PTN的设备不太一样的是,它的环可以是N×1的方式,或者是N的10千兆来组成一个环,就是当你带宽增加的时候我再增加一个千兆,没有说我一个带宽要么是千兆,或者是10个千兆,或者是400兆的以太网的方式,它可以是N×1的模式。所以,这个网络之后可以多拿一个波分进来组成一个环。

    这种标清交换的出现,解决了IP RAN组网情况下的成本关系。另外,能够支持标清交换的功能,所以在PE设备当中,可以直接从PE设备做出一种环路保护。还有通过伪线的冗余来实现,所以IP端到今天为止是完全可以做到端到端完全50毫秒的保护。

    第二个方面是刚才讲的iPipes的市场,今天我们在做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可以把ATM通过TDM、VPN,在另一端也是ATM直接连接起来,和我的网络互通起来。所以,把TDM通过我的网络连接起来,但是没有办法一端是TDM的端口,另外一端正是IP的端口连接起来。今天有了iPipes的技术,你的伪线进来可以连接到以太网,或者是连接到IP的端口,也可以是多点的。就是说,多个2M组成的IP的捆绑,跟一个以太网也可以做互联互通。所以,完全增加了业务的互联互通,解决了融合的应用方式。

[1]  [2]  [3]  编 辑:石美君
关键字搜索:IP  RAN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