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CWW
如果中国马上上了3G,那么从TD-SCDMA的速度来看,已经可以承载HSDPA和HSUPA。所以,我认为产业点的选择,是结合用户习惯和模式有节奏地结合。LTE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但是测试的终端比较大,我们在十年以前看到的WCDMA是一个样子,终端非常大,还没有商用的终端。我们认为2年以内可以做一个LTE,在系统上是存在的,但是你还要保证LTE是跟现在的PA、WCDMA一定是可以互操作的。
比如说有的运营商用两点的频段,我觉得在中国从时间和成本上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认为移动网的数据时代对网络覆盖提出新的挑战,但是也有一个产业点的选择的问题。从我们中兴通讯或者是设备厂家的观点,那么移动语音向数据转型的过程当中,提出了两个挑战,其中一个挑战是网络覆盖的挑战。
我们看一下这是预测。第一张是2G的,它各种都有覆盖的容量,而不是说不重要。一个用户进去之后带宽都是刚性的,它主要是聚焦于你的覆盖和你业务的容量,但是如果是数据业务,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网络其中的窄频都是被上网卡、数据卡或者是移动的终端所占据的时候,它的情况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呢?因为数据业务是一个不对称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业务类型。比如说,我现在的系统是忙时的时候,我申请了HSDPA,那么我深情了128兆的业务,那么忙时又会切换业务,因此对于每个带宽的使用,随着每一秒的使用,他的通道都是有变化的。因此,随着你的覆盖的容量,你2G要加入策略,你要控制这一块的策略才可以。
还有一块,由于它的带宽是不断地增长,那么它有一个CDMA的核心带宽,它有一个小区会缩水可估计效应的计划。因此,在这一点当中,由于你吞吐量的不同,你负载的加强,小区的覆盖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这当中,3G时代以及后向的演进方面,它的数据业务类型越来越高的时候,必须采用多样、灵活的、精细化的策略。比如说对于室内,比如说我们今天开会有很多的领导和专家,会用一些数据业务,那么对于室内的覆盖必须有一个考虑,以满足数据业务对于容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但是,对于3G的覆盖,它更要注重现覆盖、室内覆盖等。
那么在3G揭晓的时候,我们认为它的构建是这样的,在重点区域不会做条条覆盖,没有必要景区、道路条条覆盖,可能会做重点区域的覆盖。但是,到了DPA会聚焦价值区域,比如说北京的四环以内,他会有低端、中端、高端的互相的切换。那么,到了3G,有一个互相的组网。
那么,越是这样的区域,越会到你价值区域里面去。比如说我们谈的4G的标准,如我们大家看到的,10G的时候,可能就建成一栋楼了,可能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小,速率越来越高。那么从设备的观点,基站的覆盖是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我们统计的一些设备,中兴公司的W版本的设备历年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体积是越来越小,但是容量越来越大。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基站,我们已经可以做到300×300×200,但是我们是4个载波。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200个信道,这等于300个载频。这是这样一个水平,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模块化的分布式的基站,对于后续的网络当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覆盖的解决方案。它的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部署比较灵活,而且功耗的效率越来越高。一个区域,12万个载波,我们只需要50个功耗。
但是,3G价值区域寻求快速构建检阅型绿色网络,就是你的3G部署跟2G不一样,2G有了大面积的覆盖了,那么3G更要求价值部署。那么你更要求室内、你的死角和切换,同时3G的内部还需要切换,同时你要保证客户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覆盖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像BBU+RRU的方式,这种模块化的方式,更好地面对我们3G的挑战。那么,我们把这个放在一个楼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面的覆盖做出来了。就是我不关注你角落里面的,我只关注一个大面的覆盖,就是我一进楼梯就没有了,所以只是一个面的。那么,BBU是把原来的基站控制,包括传输和这样的一个基站池里面。那么RRU是把原来的射频的处理等等放在一个RRU里面,就是放在一个模块化和组合的里面。
那么我们中间的BBU可以支持15个载波,也可以支持15个站区。那么BBU是非常小的,我可以放到墙上、基站架上都可以。同时,我做面覆盖,我要做一个大面的覆盖,比如说这个楼我可以做一个线的覆盖。同时,这个RRU我可以把这个道路都覆盖了。同时,在附近一个楼上,可以把另外一个RRU部署在另外一个楼上,把这个道路的无缝的覆盖都做好了。这样,就可以减少无线信号的衰减的问题。
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甚至有一些街角的转弯处,我们要做点覆盖。这样,我们同样可以简易地部署RRU和BBU,如果有大楼的光纤,我们可以把光纤直接拉到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我所有的部署是基于现在网络的类型,极端的情况,我所有的覆盖图里面的类型,都可以用一个BBU,然后分别用光纤拉不同的RRU就可以了。
同时,我们做大楼里面的BBU,同时我可以部署P口的RRU,就是2.5瓦的。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灵活地将面覆盖、点覆盖、室内覆盖快速地进行网络上的部署。而且,可以做到动态的调整。因为,我可以把所有的RRU都接到同一个基站池里面,就是说我所有的基站在同一个基站里面。我话务量的切换、话务的统计、操作的策略可以逐步地完善起来,因为它都在同一个基站里面。
那么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分布BBU+RRU的覆盖解决方案快速构建价值区域的简约性的3G网络,关注价值区域多场景覆盖类型间的切换与互操作。你的小区重选,你的社区更新还有你的切换都是很重要的。
这里面,我们对于BBU+RRU这种面覆盖做了很多的更新,比如说几个BBU或者是RRU串联起来。那么,这样我就可以用一个基站的资源。那么,原来我们对于高速路最重要的是切换的掉话。那么,有可能它是挂在不同的FMC上,原来简单地两个用户,我们认为模块化的方案,它可以把所有的RRU,串联到BBU上面。
这是一个点覆盖,我们在建设当中,我们如果没有机房,我们可以提供一体化的覆盖。把蓄电池和空调都放进去,然后有一个简单地BBU+RRU的覆盖,就可以快速地把这个网络方案建设起来。
这是我们BBU+RRU的精细化室内覆盖方案,你可以两栋楼就放一个RRU,这样对于快速组网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对于室内覆盖中间延伸出了我们的Home NodeB,那么建起来是非常小的。
那么,由于要更关注覆盖的类型和精细化,所以对于覆盖的解决方案,我们谈出了我们的观点。那么,下面我们想谈的第二个观点,由于数据业务的发展,我们在部署数据业务解决方案的时候,你要面临后续不断地平滑演进的需求。那么,对于供应商、我们的运营商,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认为,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催生了新一代软基站这个概念的产生。
宽带无线数据业务的发展,频率越来越高,最大的频率是512K是业务企业的分界点。在512K以上可能会产生很多的Mobile TV、流媒体点播等等。那么,除非你站在这个基站的下面才可以,但是我们认为峰值代表了技术本身,但不代表产业化。
那么这是无线技术的演进和频率需求催生新一代基站平台的诞生,就是有LTE、FDD、TDD。那么在可组网的前提下,比如说到了DPA可能会达到0.8,那么可能会达到4兆的容量,这是可组网的情况下的结论。那么到了LTE的时候可以达到1.7,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的技术正在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那么未来的OFDM的技术和B3G、LTE、4G的技术标准追求更高的数据吞吐能力、更优化的网络结构、更高的频谱利用率等等,那么下一代的技术来了怎么办?